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囍事成悲,洞房前夜,我与新郎双双溺亡。

    窗棂上糊着崭新的大红窗花,是喜鹊登梅的纹样,剪纸的妇人手巧,那喜鹊的翎羽都似要振翅飞出一般,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便要衔来春的消息。

    堂屋正中,高挂着母亲熬了几个通宵绣出的并蒂莲开鸳鸯戏水图,针脚细密,色彩鲜亮,那莲瓣的娇嫩,鸳鸯的依偎,无一不透着母亲对女儿婚事的美好期盼,映得满室喜气洋洋,暖意融融。

    我叫明月,取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爹娘盼我一生圆满顺遂。

    明日,便是我与子阳的大喜之日。

    子阳,我的子阳。

    想起这个名字,心尖上便似沾了蜜,甜丝丝,又带着一丝将为人妇的羞怯与隐秘的欢欣。

    他家就在隔壁村,隔着一条唤作青罗的小河。

    那河水,四季清冽,春夏时碧波荡漾,秋冬亦不减其澄澈,滋养着两岸的稻田与人家,也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

    我与子阳,便是饮着这条河的水长大的,我们的情意,也如同这河水一般,纯净而绵长。

    自小,我便是村里数得上的安静姑娘,不像旁的丫头那般泼辣爱笑闹,能一口气从村头跑到村尾。

    我总爱捧着一本不知从何处寻来的旧书,或是几页残破的诗词,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一坐便是一下午。

    那槐树花开时,香气清幽,槐花落满书页,便是我童年最诗意的点缀。

    子阳却不同,他像一株向阳而生的白杨,挺拔,爽朗,眼眸里总是盛着揉碎的阳光,明亮得让人不敢久视。

    他会轻巧地翻过我家半人高的土墙,只为给我送一枚刚从树上摘下的青杏,酸得我龇牙咧嘴,他却在一旁笑得开怀,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那笑声,比夏日的蝉鸣还要清亮。

    明月,明月,又在看什么宝贝呢他总爱这样唤我,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像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

    我嗔他一眼,将书往怀里拢了拢,故作神秘:不与你说,女儿家的心事,岂能随意告知旁人。

    他也不恼,依旧笑嘻嘻的,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摸出一串熟透了的紫葡萄,晶莹剔透,在日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像是上好的玛瑙珠子:喏,给你。这可是我特地从后山那棵老藤上摘的,甜得很,保管你喜欢。

    就这样,青杏换成了葡萄,葡萄又换成了冬日里暖手的烤红薯,红薯又换成了春日里新折的带露桃花。

    时光如梭,青罗河畔的杨柳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经历了多少个轮回,我和子阳,也从懵懂的孩童,长成了情窦初开的少年男女,彼此的心意,早已如那河底的卵石,在岁月的冲刷下,愈发清晰可见。

    提亲那日,子阳穿着一身簇新的靛蓝色布褂,平日里不羁的黑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青玉簪束着,显得有些拘谨,却也更添了几分沉稳。

    他随着父母,带着丰厚的聘礼——新裁的绸缎,成对的银镯,还有母亲最爱吃的桂花糕,踏进了我家的门槛。

    我躲在门帘后偷瞧,只见他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手心里大约也捏着一把汗,平日里伶牙俐齿的他,此刻竟有些讷言。

    我爹娘脸上的笑意,却如春日里的暖阳,怎么也藏不住,眼角眉梢都带着满意。

    明月这孩子,打小就文静懂事,知书达理,是我们村里顶尖的姑娘。配子阳这孩子,勤劳肯干,相貌堂堂,真是再好不过的一对璧人。

    媒人婆在一旁说着吉祥话,唾沫星子横飞,将两人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我娘含笑点头,眼角却微微有些湿润:是啊,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知根知底,我们也放心。只盼他们往后,能和和美美,互敬互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洞房前夜,我与新郎双双溺亡简介 >洞房前夜,我与新郎双双溺亡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