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枯兰病弱藏深意,妙手拨雾入松风
记了松柏和翠竹,显得苍翠欲滴,生机勃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香和泥土的清新。

    松风院的院门是一扇月亮门,门前有几级青石台阶。门内是一片开阔的庭院,种着几株高大的古松,树下摆放着石桌石凳。越往里走,越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息。这里的仆役不多,但个个看起来都训练有素,动作轻柔,说话低声细语。

    进了正厅,沈清荷再次被这里的布置吸引。与主母院的华贵不通,松风院的布置更显雅致和文化底蕴。墙上挂着古人的字画,博古架上摆放着一些看起来年代久远、透着古意的瓷器和玉石。临窗的地方摆着一张琴案,上面放着一架古琴。整个空间透着一种宁静、从容,以及一种不显山露水却让人不敢小觑的深厚底蕴。

    祖母沈老太太坐在临窗的软榻上,身上穿着一件深灰色的暗纹褙子,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只戴着一支羊脂玉簪。她没有王氏那种凌厉的气势,面容虽然也带着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却是温和而睿智的,仿佛能看透人心。她的手边放着一卷佛经,以及一杯热茶。林嬷嬷站在她的身后,神情恭敬。

    沈清荷上前,恭敬地跪下行礼:“庶女沈清荷,给祖母请安,祖母万福康安。”

    “起来吧,到祖母身边来。”沈老太太放下佛经,向她招了招手,脸上带着一丝慈祥的微笑。

    “谢祖母。”沈清荷起身,小心翼翼地走到软榻边,在林嬷嬷搬来的绣墩上坐下。这是她第一次离祖母这么近,近到能闻到祖母身上淡淡的沉香味,以及她衣裳上那种上好料子特有的细微摩擦声。

    墨书则被安排在厅外侯着。

    “身子骨瞧着还是瘦弱了些。”沈老太太拉过她的手,轻轻拍了拍,语调缓慢而温和,“这些年在幽篁居,吃了不少苦吧?”

    沈清荷心中一酸,眼眶微微湿润,但她很快便克制住情绪,轻声回道:“劳祖母挂念,清荷一切都好。幽篁居清静,女儿住着也很安心。”

    “安心?”沈老太太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安心也好。在这样的宅子里,能求一份安心已是不易。”

    她没有再追问幽篁居的生活,而是转开了话题。

    “我听说,你昨日月例的事情,处理得不错?”沈老太太突然提及此事,语调依旧温和,却让沈清荷心中一凛。祖母果然知道了。

    “不过是依照府里的规矩行事罢了,不值一提。”沈清荷谦逊地回答。她知道祖母这是在考校她。

    “依照规矩行事,却能让周嬷嬷那样的也吃瘪,倒是不简单。”沈老太太笑了笑,眼神中带着赞许,“你小小年纪,便知借力打力,不硬碰硬,懂得在规矩上让文章,这是好的。”

    她顿了顿,语气微沉:“这沈家宅子,规矩是用来约束人的,也是可以用来保护自已的。前提是,你要真正懂得它,懂得如何运用它。你母亲当年……”

    提到母亲,沈清荷的心跳漏了一拍,立刻竖起了耳朵。

    沈老太太似乎是意识到自已说漏了嘴,或是觉得此刻提及不合时宜,话锋一转:“你母亲当年也是个温婉聪慧的,只是性子过于柔弱了些,不争不抢,在这后宅里,到底难。”

    她没有说下去,但沈清荷心中明白。母亲的不争,或许是她温柔的品性使然,但也成了她在后宅立足的弱点。而自已,则必须吸取母亲的教训。

    “你这些年在幽篁居,都学了些什么?”沈老太太又问。

    “女儿每日除了按时让功课、练习女红,也会读一些书。”沈清荷如实回答,但没有提及母亲留下的那些特殊的书。

    “读些什么书?”

    “有诗词,有经史子集……”沈清荷停顿了一下,犹豫是否要提起那本药理古籍。祖母既然召见她,或许可以稍微展现一些不那么“闺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荷传简介 >清荷传目录 > 第4章 枯兰病弱藏深意,妙手拨雾入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