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围困强敌,虎口拔牙
路官邸,蒋介石又一次召集军事会议,责备刘峙无能,然后匆匆忙忙地制定了援救黄百韬的作战方案。
为了保住徐蚌,解救黄百韬,蒋介石不遗余力地先后调集了国民党第39、54、98军和华中的黄维兵团,共80多万兵力投入到徐蚌线的作战上,用以解救徐州的危局。
会后,蒋介石又在黄埔路官邸召见了杜聿明,委任杜聿明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部主任,全权指挥徐州各兵团,并令杜聿明立即赶往徐州,率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东援,限10天内与黄百韬兵团会师;派顾祝同到徐州督战,并派飞机到碾庄圩地区上空,给黄百韬和各军军长空投亲笔手谕:
“此次徐州会战,关系党国存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地形、工事、兵力,我都优越,胜利在握。望激励将士,以尽全功。”
蒋介石孤注一掷,企图扳本,毛泽东却高瞻远瞩,胸有成竹。
西柏坡。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其他领导在深思熟虑之中,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战争规模的扩大,在淮海将是一场全线大决战。
11月14日,根据战局的变化,我华东野战军也做出了新的调整部署:由谭震林、王建安指挥第4、第6、第8、第9、第13纵及特纵,共6个纵队攻击位于碾庄圩的黄百韬兵团;由10纵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指挥第7、第10、第11纵从徐州以东阻击来援之敌;由韦国清指挥的第2、第12纵和中原野战军第11纵及鲁中南纵在徐州以南断敌后路;以华东野战军1纵作预备队,在单集待命;江淮军区两个旅南下包围灵壁。
就这样,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全线出击,徐州“剿总”惊慌失措,首尾难顾。战役开始前,我军在徐州周围的作战行动,曾使刘峙误认为我要攻打徐州,拼命把兵力向徐州集中。当发现黄百韬兵团被围后,蒋介石严令刘峙全力支援解围,于是刘峙在11日下午决定调第2、第13兵团,共5个军12个师的兵力向徐东方向进攻,企图解救黄百韬兵团。
为完成徐东阻击任务,宋时轮司令员召集第7、第10、第11纵,开临时作战会议。他说:“我们和国民党军打了20多年的仗,现在要进行最后决战了。蒋介石眼看黄百韬兵团被围,急令徐州‘剿总’派邱(清泉)、李(弥)兵团拼死东援。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华东野战军前委以8个纵队在徐州东面和东南面打援。”刘培善政委接着说:“消灭黄百韬兵团要用两个拳头:一个在碾庄圩地区,一个在我们这里,少了哪个都是不行的。打援这个拳头关系到全局。”听到这里,大家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打阻击,尤其是对付像邱清泉、李弥这样具有现代化装备的国民党军主力兵团,困难是很大的。同时,纵队领导要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抢占有利地形,抢修工事,准备以阵地防御与运动防御相结合,坚决挡住敌人,保障我主力全歼黄百韬兵团。
在场的各纵领导纷纷表态,坚决阻住东援之敌,确保主力部队消灭黄百韬兵团。
11月11日,10纵28师首先抢占徐州以东胡山、大庙山、前柳庄、寺山口、侯庄一线长达10多公里的阵地。同时,7纵在10纵左邻,以已占阵地为第一线,以单集以北、大许家、刘芦家、麻谷子及其以东地区为第二线,在纵深约17公里、正面近10公里的地带也拉开了阵势。徐东地区除有几座不大的山头外,都是无险可守的开阔地,经过一天的抢修工事,一条条堑壕就挖出来了,一个个掩体修起来了。11月13日,原属中原野战军的第11纵兼程抵达双沟镇、大王集,占据了7纵左邻阵地。阵地地形情况与7纵、10纵大致相同,同样无险可守,且纵深不长。
11月12日,邱清泉、李弥兵团5个师向东推进,先用两个团的兵力,以6辆坦克引导,向我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