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5章 围困强敌,虎口拔牙
口阵地猛攻。寺山口处在寺山的中间凹部,是通往碾庄圩的必经之路,而寺山是一座光秃秃的小山,因为山梁上到处都是岩石,所以很难在这里修筑工事,给防守造成了很大困难。我84团在这里奋起阻击。坚守在寺山口正面的2营,在一天中连续10余次打退敌人整连、整营、整团的攻击,为兄弟部队修筑主阵地工事赢得了时间。坚守在南山坡的“苗树柏班”,接连打退了敌人4次攻击。在人员伤亡、弹药减少的情况下,面对凶恶的敌人,班长苗树柏端起刺刀大声喊道:“同志们,没有弹药,我们用刺刀、枪托、石头,坚决把敌人挡在寺山口外!”第一个冲入敌群。战士们挥着铁锹、小镐,举着石头,端着刺刀冲向敌人。敌人的进攻又被打退了。

    13日上午9时左右,敌机向83团阵地轰炸,接着是重炮轰击,敌人开始向我全线进攻。转跟间,我团山、马山一线阵地和村庄成了一片火海。这时,敌人冲上来了,在敌人接近我阵地50米左右时,反冲击的第一枪打响了。

    霎时间,排子枪、轻重机枪、手榴弹、追击炮弹纷纷射向敌群,敌死伤过半。不久,敌出动更多的兵力,第二次向我进攻。我军阵地几度出现险情,连续4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后来,打红了眼的敌5军200师一部竞动用了23辆坦克,向我82团马庄、姚庄、大庙阵地疯狂进攻。当敌人接近前沿时,全团指战员一齐跳出工事冲入敌群,展开搏斗。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敌人丢下被炸毁的4辆坦克和遍地的尸体溃退了。

    此时,转移到小辛庄、解台子一带的我28师一部,正准备同敌人进行再次较量。14日拂晓,宋时轮司令员打电话给坚守在解台子阵地的82团1营宋营长:“宋家烈同志,你们当面敌人是第8军,你们这个阵地十分重要,你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你们要人在阵地在,坚决与敌人寸土必争,只要还有一个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丢了阵地!”宋营长放下电话,立即向全营同志传达,阵地上响起了“人与阵地共存亡,坚决堵住第8军”的响亮口号。上午8时,敌人向我军发起了攻击,无数枚炮弹在我军阵地上爆炸,敌机也在我军阵地上空盘旋扫射。数倍于我的敌人向我解台子阵地冲来,妄图一举突破我军防线。1营指战员用机枪、步枪、冲锋枪向敌人射击,手榴弹接连在敌群中开花,连续打退了敌人10余次的冲击,歼敌千余人。

    14日,敌5军200师、8军42师、9军166师在20辆坦克和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三路向我前后场、冯庄、太平庄阵地进犯,我各部奋勇阻击,与敌人反复争夺,硬是把敌人挡在阵地之前。

    17日,第10纵队主力移至彭楼、石沟、吴窑一线,敌人也尾随而来,企图迂回我军彭楼阵地,趁夜偷袭,但很快又被击溃了。

    在此期间,7纵、11纵也通过顽强阻击和不断反击,给东援之敌以沉重的打击。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在仅有几座乱石山的开阔地带,面对仅仅相距40公里增援之敌和被围之敌的两个兵团,10纵在7纵、11纵的配合下,把徐州东援之敌阻挡在大许家以西地区,保障了主攻部队围歼黄百韬兵团的胜利。从徐州到碾庄圩,邱清泉、李弥或是黄百韬若驱车而行,不过区区1个小时的车程,若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多过半个小时即可会合。然后在这11天中,我军宋时轮兵团令他们付出了1万余人、30辆坦克、12万余发炮弹的代价,而敌军仅仅才前进了不足20公里。

    时间就是胜利。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胜利。

    支援的邱清泉、李弥兵团没有任何进展,蒋介石气急败坏地在电报中严词训斥邱清泉:“共军不过两三个纵队,为什么你们两个兵团都打不动?”实际上,我军有5、6个纵队,见此形势,蒋介石不得不派顾祝同、郭汝瑰前往徐州督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徐州: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徐州: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第05章 围困强敌,虎口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