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导语:
墨渊斋的祠堂又闹红绸了。
子时三刻,我抱着新制的松烟墨经过后巷,远远见祠堂门帘被风卷起——三尺红绸正绕着供桌盘旋,像条活物似的往牌位上缠。
学生们说这是二十年前投井的厨娘索命,可我蹲在廊下摸了摸地上的水渍——红绸滴下的不是血水,是掺了朱砂的胶墨。
苏先生看的是这个
温润嗓音从身后传来,顾昭倚着廊柱,指尖捏着半片红绸残角:蜀锦,染过三回人血,上回浸透墨汁是在七天前。
我瞳孔微缩——七天前,正是山长说要添新墨供神的日子。
周嬷嬷端着参茶过来时,我盯着她袖口的墨渍笑了:嬷嬷总说松烟墨能镇邪,可您这墨里…怎么掺了小孩的指甲粉
红绸突然绷直,啪地抽向我的脖颈。
顾昭的伞骨在我面前炸开,露出里面裹着的镇魂符。
而我袖中早攥了块新墨——用朱砂和雄黄酒调的,专破阴阵。
原来您养的不是鬼,我将墨拍在红绸上,看着它嘶啦作响地蜷成灰,是给底下那位送口粮呢。
井里的婴泣声突然拔高,我听见顾昭在我耳边低笑:苏先生,该去看看您父亲说的‘阴墨局’了。
正文
第1章
红绸索命夜,墨痕藏玄机
雨打在青瓦上。
苏砚秋刚吹灭烛火,就听见窗棂被拍得啪啪响。
苏先生!
苏先生!是春桃的声音,带着哭腔,祠堂的红绸活了!
她捞起搭在椅背上的青衫,门一开,冷风裹着雨丝灌进来。
春桃浑身湿透,发辫滴着水,方才去方便绕了祠堂后墙,
看见房梁上挂着条红绸,风都没起,它自己在晃!
上面还写着血字,还我命来!
苏砚秋把外袍往春桃肩上一搭:带路。
祠堂门虚掩着。
她刚跨进去半步,后颈就窜起凉意,
正中央的供桌上方,一条红绸像条活蛇,
正慢悠悠打着旋儿。
雨漏进祠堂,地上汪着水,
红绸的边缘却干干爽爽,连折痕都没湿。
阿梨。她低唤一声。
跟在身后的小哑巴立刻从怀里摸出竹片,
去扯红绸角。
苏砚秋借着火折子的光,指甲轻轻刮过红绸表面。
红色粉末簌簌落进她掌心。
不是染坊的茜草红。她捏了捏粉末,是朱砂。
又凑到鼻尖闻,瞳孔微缩,掺了人血。
春桃腿一软,扶住供桌:真、真的是鬼索命
鬼不会用新墨。苏砚秋把粉末倒在掌心搓开,
这行还我命来的墨,左边还字的墨晕比右边命字淡。
她指给春桃看,有人分两次写的,
第一次没干透就淋了雨,第二次补的时候墨更浓。
骗人!
脆生生的声音从梁上传来。
任瑶扒着房梁往下跳,靴底沾了灰,我就说没鬼!
她伸手去抓红绸,指尖刚碰到,突然脖颈一紧,
整个人被拽得双脚离地。
任瑶!春桃尖叫。
苏砚秋反手摸出腰间的墨囊,一把松烟墨粉撒向空中。
雨丝里,数根细如发丝的丝线,
在墨粉反光下现了形,缠住任瑶的脖子。
她抄起供桌上的镇纸,对准丝线来源的梁柱砸去。
咔一声,梁柱夹层裂开条缝。
任瑶咚地摔在地上,捂着脖子咳嗽。
苏砚秋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