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长治新貌
,先在著名的悬山寺修行,后又到陕西两当山庵中苦练。后来他云游四方,夜眠虎穴,以虎为伴,每天拽虎携钵沿途募化。最后,登上风景独特的林滤山,心中不胜欢喜,便在这里落脚,创建了金灯寺。

    金灯寺始建于北齐,起初叫宝岩寺,后来芊禅法师惊奇地发现每到夜晚就有两盏金灯由东而西飘入寺内,寺顿时金光满照,所以便把宝岩寺改名为金灯寺。现在寺东面的一个山头叫“起灯山”,寺西不远处的山头叫“落灯山”。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过住在金灯寺内,每晚不管有无月亮,数米内的东西均可看清,读书写字,穿针引线也不会出错,这就是金灯寺的又一奇观了。

    沿金灯寺旁的一小石径下行数百米,便到了南天门。“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路承绝场,俯瞰翠微恋屿低。”这幅楹联恰如其分地描写了南天门的景致。那入口处,八大金刚把守着,令人望而生畏。数十尊金刚罗汉经千年风吹雨淋,目剥月蚀,已神体残缺,面目全非,但人们仍把它们奉为宝物维护着。

    金灯寺建筑奇特,雕刻优美,别具风格,确是一座石刻艺术的珍奇宝殿。

    原起寺

    原起寺坐落在潞城市东北22公里的凤凰山上,占地1200平方米。

    该寺始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后经历代维修、扩建,成为唐宋两代混合结构,是山西省重点保护文物。寺院周围有砖砌花栏围墙,院内佛殿三间,琉璃九脊屋盖,飞檐斗拱,雅致古朴,十分壮观。殿前有正方形香亭一座,亭下有八角青石经幢一座,前刻陀罗尼经及建幢建寺的“铭记”,幢座八面雕刻的使女乐人,各个风姿动人。殿西矗立着北宋间(1087年)建造的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宝塔),巍峨凌云。塔身八角七级,高17米,层层飞檐斗拱,节节精雕细刻,形状各异。塔顶八安装8个铁人,人个威风凛凛,闪闪发光。每个挑角各挂一个铁铃,风吹铃响,丁零不止。这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宋代密檐式砖塔。

    原起寺殿前石柱上刻着“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铃声夜听潮”。后檐石栏上刻着“飞阁流丹临极地,层峦耸翠出重霄”。这两副楹联逼真地描绘了原起寺的景观特色。

    原起寺规模虽小,但安排得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崖上起台,台上建寺,寺内举塔,塔高参天。既有古代建筑的雄伟气魄,又有天下名寺的幽雅意境。立院仰视,塔寺沉迷于烟雾之中,偶听塔角铃鸣,更觉得意趣无穷。

    夏日登寺远眺,群山环抱,苍翠欲滴,东望漳水,粼粼闪光。券桥飞虹,塔寺倒影。四围点点村舍,炊烟缕缕。山光水色,分外迷人。坐在寺院香亭之下,听老人讲“仙女化凤”、“圣人造塔”、“铁人托梦”的神话传说,倍觉寺院神秘、奇特。

    城隍庙

    潞安府城隍庙,座落在长治市东大街。规模宏大,布局奇特。是国内现存府级城隍庙中较完好的一座。有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元朝初期,距今已有780余年的历史,明清两代曾多次扩建重修。成为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庙内全部殿宇沿中轴线布局,轴线分明,纵横对称。中轴线上,从九龙壁(琉璃影壁)始,列有吊桥、街门、楼、牌坊、山门、戏楼、献亭、中殿、大殿、寝宫。两侧配以耳殿、廓庞等,共有三院。整个布局,疏密有致,气势雄伟。各殿飞檐凌空,斗拱交错,殿顶琉璃,富丽堂皇。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庙中前院宽大,现改建为花园。中院有古槐2株,枝叶繁茂,形状如龙;化石树一株,高达30余米;东西两厢,现为博物展厅,一年四季不断有名家书画展出;献亭两只大铜香炉。花纹斑烂,铸造精美,为世罕见;中院大殿,高大宽敞,四壁绘画清秀生动。中间是近几年新塑的炎帝坐像,形象逼真,高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长治: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长治: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长治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