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孔门三贱客
吗?凭什么要为昏君去死?晏子说过‘君死我不死’,君不死臣更不死。”孔子很生气。
“哎哟,好几千年都以为这话是老师说的,上当啊,原来老师根本没有这么说过。”胡乱恍然大悟。
“是谁在毁坏我的名声?”孔子追问,声色俱厉。“奶奶的,告诉我是谁,我派人杀了他祖宗,让他根本没地方投胎。”
“那,我也不知道。”胡乱说,他真不知道。“那么老师,如果君要臣死,你认为下面一句该接什么?”
“君要臣死,臣懒得理你。”孔子说。
后来胡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同学们,同学们纷纷接下句,成为一时的佳话。有些下句接得十分有创意,摘录一二。
“君要臣死,要死一起死。”(宰我)“君要臣死,臣心已死。”(颜回)“君要臣死,臣怀了你孩子。”(烧饭的丫环)“君要臣死,臣换个君试试。”(子贡,被孔子评为最佳答案)
胡乱的接句是这样的:君要臣死,臣封了你ID。
还有一次,胡乱不知道做了个什么梦,又有问题来问孔子。
“老师,我经常听到有人说要以德报怨,这是您老人家说的吧?”胡乱来问,他觉得这肯定是孔子说的。
“胡言乱语,以德报怨,拿什么报德啊?你请我吃饭,我请你吃饭;你打我一顿,我还请你吃饭,我贱啊?我对得起请我吃饭的人吗?以后谁还请我吃饭?”孔子瞪了胡乱一眼,这次倒没问是谁在毁坏他的名声了。
“那,以什么报怨?”胡乱问,他很吃惊以德报怨又不是孔子说的。
“他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他。”孔子大声说。
按。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个“或”,就是胡乱。
“我真傻,要不是亲眼见到老师,一辈子都被蒙在鼓里了。那什么,请老师再给点教诲吧。”胡乱说,他觉得孔子是对的。
“那好吧,我告诉你交朋友的原则吧。三种朋友是有帮助的,正直的、宽容的和博学的;三种朋友是有害的,褊狭认死理的、无原则善良以德报怨的、能说会道拍马屁的。”孔子说,把刚才以德报怨那一段用了进来。
按。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里,“友善柔”这句话几千年来被歪曲。各种所谓的大师学者都把善柔解释成“狡猾”“谀媚”等等,实际上,善柔就是善良却柔弱不果断,不懂得以直报怨的道理的人。
胡乱的问题多数都是这样,被孔子训斥一顿之后,发现那不是孔子说的话。
总之,胡乱虽然不招老师的喜欢,但是还不算让人讨厌,甚至有的时候孔子还会觉得这个人挺有趣。
子贡
子贡就不一样了。
子贡从小随父亲出国做生意,因此见识很广,口才非同一般,同时,身上也有富二代们惯常的骄纵和自以为是。
才听了几堂课,子贡就在同学们中间表示:“这些算什么?嘿嘿,我早就知道了。要不是我爹让我来学习,我早就回家了。”
孔子知道后,非常不高兴。不过孔子的性格,不会主动去批评子贡。
子贡最让孔子讨厌的一点是,不管课上课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总要显示自己比别人高明,甚至比老师还要高明。
孔子很想退他的学费请他走人,可是又开不了口,一来怕学生们说自己度量小,二来也不好向子贡的父亲交代。
有一次上课,孔子当场表扬自己的弟子宓子贱,说:“大家看看,什么是君子?就是子贱同学这样的。不要说鲁国没有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