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一、蓝染记忆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屋内,在木工作台上投下斑驳光影。林小满揉着惺忪睡眼,闻到了熟悉的蓝草清香。这香气仿佛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她穿过走廊,来到母亲那间小小的工作室。

    工作台上,一匹靛蓝色的布料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母亲李秀兰正专注地穿针引线,手指灵活地在布料上穿梭,绣出一朵朵精致的绣球花。这是她坚持了四十多年的手艺——蓝染刺绣。

    妈,我来了。林小满轻声说道,生怕打扰了母亲的专注。

    李秀兰抬头,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满了,正好醒啦来,帮我把这些新采的蓝草整理一下。

    林小满放下背包,坐在母亲身旁。她知道,母亲又要讲述那些她已经听过无数遍的故事,关于蓝染,关于绣球,也关于她们家族的历史。

    这蓝啊,是大自然的馈赠。李秀兰拿起一把蓝草,轻轻揉搓,深蓝色的汁液从指缝间流出,我们祖辈就靠它染色,染出的布经久不褪色。

    林小满接过母亲递来的蓝草,学着她的样子揉搓。虽然动作生疏,但她喜欢这种与母亲亲近的感觉。大学毕业后,她留在城市工作,只有周末才会回到这个宁静的小镇看望父母。

    对了,你王阿姨昨天来电话,说她女儿要结婚了,想请你绣个蓝绣球当嫁妆。李秀兰停下手中的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可是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喜欢这些老东西啊

    林小满笑了笑:妈,时代变了,但有些东西是不会过时的。您的手艺这么精湛,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李秀兰摇摇头:你不懂,这不仅仅是一门手艺,里面藏着我们家族的故事,还有你外婆的心血。

    林小满知道,母亲又在想念外婆张秀云了。那是她从未谋面的老人,在她出生前就离开了人世。关于外婆的一切,都是母亲慢慢讲述给她的。

    你外婆临终前,把这副绣球花样样交给我,说一定要传承下去。李秀兰从抽屉里取出一个老旧的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副保存完好的绣球花样,针脚细密,栩栩如生。

    林小满接过花样,仔细端详。花样中央是一个精致的绣球,周围环绕着传统的吉祥纹样。她忽然注意到花样的角落里绣着一个小小的林字,心中一动。

    妈,这是外婆的名字

    李秀兰点点头:你外婆姓林,嫁到我们李家后,改了姓。她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女性学习手艺是很不容易的。

    林小满凝视着花样,仿佛能看到外婆执针绣制的身影。她忽然意识到,母亲对蓝绣球的执着,不仅是对一门手艺的坚守,更是对家族记忆的传承。

    二、绣球情缘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慵懒,林小满坐在院子里,一边帮母亲分拣蓝草,一边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你外婆是个天才绣娘,她的手艺在镇上无人能及。李秀兰的目光中充满敬意,特别是她绣的绣球,栩栩如生,仿佛轻轻一碰就能滚动起来。

    林小满好奇地问:那为什么叫蓝绣球呢普通绣球不也是蓝色的吗

    蓝绣球不只是颜色那么简单。李秀兰放下手中的活计,陷入回忆,这是一种特殊的染色工艺,需要经过多次浸染、氧化,才能得到这种深邃均匀的蓝色。而且,每一层染色都有讲究,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外婆一定很辛苦吧

    是啊,那时候条件艰苦,染料都要自己采集制作。你外婆经常天不亮就上山采蓝草,回来后反复浸泡、发酵、过滤。最累的是染色过程,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有时候一件衣服要染上十几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林小满想象着外婆在油灯下一针一线刺绣的情景,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你外婆临终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母亲的蓝绣球简介 >母亲的蓝绣球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