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放不下的就是这门手艺。她希望我能把它传承下去,但那个时候,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些费时费力的手艺。李秀兰叹了口气,我当时也不理解,觉得不如去工厂上班挣得多。可是后来结了婚,有了你,我才明白你外婆的苦心。
林小满静静地听着,她知道接下来的故事一定与自己有关。
你出生那年,我决定重拾这门手艺。你外婆走得早,没来得及教我太多,我只能靠着记忆和你外婆留下的花样摸索。李秀兰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段时间真的很艰难,几次差点放弃。但每当看到你可爱的小脸,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让你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林小满握住母亲的手,感受到那份坚持与爱意。
你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我绣绣球,每次都会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一看就是半天。李秀兰微笑着,仿佛回到了过去,有一次,你偷偷拿了我的绣花针,在布上乱戳一气,结果被你爸爸训了一顿。
林小满忍不住笑了:我那时候还小,不懂事嘛。
可是后来,你慢慢长大了,开始对手工艺感兴趣。大学选专业的时候,你居然选择了设计艺术,我还担心你会怪我让你学这些无用的东西。李秀兰轻轻抚摸着女儿的手,没想到,你不仅理解,还愿意帮我把蓝绣球传承下去。
林小满感到眼眶湿润:妈,这是我们的家传,是我们的根。我怎么可能不感兴趣呢
阳光渐渐西斜,院子里弥漫着蓝草的清香。母女俩静静地坐着,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林小满忽然意识到,母亲手中的蓝绣球不仅仅是一件手工艺品,更是家族情感的载体,是跨越时空的对话。
三、时代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林小满发现,即使是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小镇,蓝绣球的传承也遇到了困难。
周末的集市上,林小满和母亲一起摆摊,展示蓝染刺绣作品。大多数路人对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只是匆匆一瞥,偶尔有驻足询问的,也只是出于好奇,真正购买的寥寥无几。
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买工厂生产的成衣,便宜又时髦。一位老顾客叹息道,你们这些手工制品,虽然精致,但价格太高,没人买啊。
李秀兰听了,只是默默摇头,继续低头整理她的绣品。林小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母亲为了这些作品付出了多少心血,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时间和情感。
回家路上,林小满鼓起勇气说:妈,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销售方式比如在网上开店,或者做一些现代风格的作品
李秀兰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女儿:你是说,要把蓝绣球改成你们年轻人喜欢的样子
不是改,是创新。林小满解释道,传统工艺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我们可以保留传统技法,但在设计上加入现代元素,让蓝绣球更符合当代审美。
李秀兰沉思片刻:你说的有道理,但你外婆那一辈人讲究原汁原味,她若在世,会不会不高兴
时代不同了,外婆若真的在世,我想她也会尝试新的方法。林小满坚定地说,况且,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蓝绣球,不是固守传统而不求改变。
李秀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那我们就试试看。不过,我有个条件——不管怎么创新,核心的蓝染技艺不能丢,每一件作品都必须是我们亲手制作的。
林小满笑了:我答应您,妈。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小满开始认真学习蓝染技艺。从采蓝草、制染料,到染色、刺绣,每一个步骤她都亲力亲为。虽然辛苦,但她乐在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她对母亲的技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蓝绣球产生了更深的感情。
与此同时,林小满开始尝试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