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代元素融入传统设计中。她在网上学习平面设计和市场营销知识,设计出一系列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蓝绣球作品。有的结合了现代简约风格,有的加入了时尚元素,还有的与当代流行文化相结合。
令母女俩惊喜的是,这些创新作品很快引起了年轻人的关注。林小满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制作过程和设计理念,吸引了许多粉丝。有人留言说:这些作品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时尚感,真是太美了!
订单逐渐多了起来,甚至有远方的顾客专程前来购买。李秀兰看着忙碌的女儿,眼中满是欣慰:看来我的满儿真的长大了,懂得如何让蓝绣球焕发新生。
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小镇被封锁,集市关闭,快递停运,蓝绣球的销售再次陷入困境。
更令李秀兰担忧的是,她的健康状况开始出现问题。长期的劳作让她的颈椎和腰椎疼痛难忍,视力也大不如前。医生建议她减少工作量,注意休息。
妈,您先休息一段时间吧,店铺的事情我来处理。林小满心疼地说。
李秀兰摇摇头:不行,我还能做。蓝绣球不能断,这是你外婆的心愿,也是我的责任。
看着母亲倔强的样子,林小满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母亲这辈子已经把蓝绣球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要让她停下来,比什么都难。
一天晚上,林小满无意中发现母亲藏在抽屉深处的诊断书——李秀兰被确诊为轻度帕金森症。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她彻夜难眠。
第二天,林小满决定和母亲好好谈一谈。
妈,我知道您不愿意停下,但您的健康更重要。林小满握着母亲的手,轻声说道,蓝绣球传承了这么多年,不能因为我们的固执而中断。我们可以找其他人来帮忙,把技艺传承下去。
李秀兰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满儿,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这一辈子都在做蓝绣球,突然停下来,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您可以教别人啊!林小满兴奋地说,镇上有那么多年轻人,也许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我们可以开培训班,把蓝绣球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
李秀兰看着女儿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你真的这么想
当然!林小满坚定地说,而且,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品牌,让更多人认识蓝绣球,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样,即使您不能亲手制作,蓝绣球也能继续传承下去。
李秀兰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听你的。不过,你必须答应我,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丢掉蓝染的核心技艺。
我答应您,妈。林小满紧紧抱住母亲,感受着这份传承的责任与希望。
四、薪火相传
疫情逐渐缓解,小镇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林小满和母亲决定实施她们的计划——创办蓝绣球工作室,招收学员,传授技艺。
一开始,报名的人并不多。但随着林小满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短视频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门古老的手艺。很快,工作室的报名人数就超过了预期。
李秀兰亲自面试每一位学员,她希望找到真正热爱这门手艺、愿意长期学习的人。令她惊喜的是,来报名的不仅有年轻人,还有一些中年人和退休人士。他们有的是被蓝绣球的美吸引,有的是想为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看到这么多人愿意学习,你外婆在天之灵一定很欣慰。李秀兰感慨道。
林小满负责教授设计理念和市场营销知识,李秀兰则亲自示范蓝染和刺绣技艺。她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常常工作到深夜。
妈,您别太累了。林小满心疼地说。
没关系,看到这么多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