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19
年的那个雨夜。当时,沈砚蹲在便利店的地上,专注地为她修投影仪,指尖还沾着牛奶的甜腻。他抬起头,笑着对她说:光影是会记住人的。
那时他的笑容,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温暖了她的心。
投影仪旁摆放着一个木质相框,里面镶着半张泛黄的全家福。林晚一眼就认出来,这正是她
18
岁那年被雨无情撕毁的那张。父亲的半张脸被放大,嘴角的弧度与沈砚画中的伞骨完美重叠。这个巧合让她的心猛地一紧,昨夜那个可怕的梦境又浮现在眼前:父亲站在狂风暴雨中,手里紧紧握着沈砚的速写本,扉页上的
LW
缩写被雨水泡得膨胀变形,就像她藏在抽屉深处、被恐惧和担忧层层包裹的胃癌诊断书,封口处的胶水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提醒着她那些无法言说的秘密。
这是山区小学的改造方案。
沈砚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他轻轻推过资料夹,封面上那熟悉的折纸船图案,像一把锐利的箭,直直地射向林晚的心口。七年前,他用这种纸船载着聋哑儿童的美好愿望顺流而下,充满了浪漫与希望。如今,纸船变成了建筑图纸,可船头却缺了一角,恰似她一直没勇气告诉沈砚的胃癌早期诊断报告,残缺而又沉重。文件夹边缘的毛边轻轻蹭过她的掌心,痒痒的感觉让她想起他速写本里夹着的山区蒲公英标本,她仿佛能看到那标本此刻已经在时光的侵蚀下褪成了枯黄色,就像他们曾经的梦想,在现实的重压下渐渐失去了色彩。
预算可能需要调整。
林晚翻开报表,指甲不自觉地划过
公益基金
那一栏。她皱了皱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商业区租金比预估高
37%,或许可以......
不能动。
沈砚的语气十分坚决,带着七年前为她挡雨时的那种固执。每个孩子的助听器都需要防潮设备,这是底线。
他微微抬起手腕,阳光透过他腕间的红绳,将
SW
字母清晰地投影在林晚手背上。这个投影与她藏在袖口的
LW
碎片恰好形成一个完整的拼图,可林晚却觉得,这看似完整的图案,更像是命运的一种嘲讽。在这光影交错的瞬间,当年那个充满朝气的少年和眼前这个历经沧桑的男人,在她眼中逐渐交织成同一个人。但这个重合的身影,却在她手背上投下一道割裂的影子,一半是
SW
所代表的冷硬与现实,一半是
LW
象征的温软与回忆。
林晚突然想起母亲今早打来的电话,母亲的声音里满是无奈:小晚,别再买贵的蛋白粉了,妈吃小米粥也很好。
那充满无奈的话语,像一把尖锐的刀,直直地刺进她的心里,让她喉间一阵发紧。她翻开自己准备的方案,里面用红色笔标注着
可削减项目,第一个就是助听器防潮设备。看着那醒目的红色墨迹在纸面上晕开,她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七年前山区塌方时的场景,沈砚后颈渗出的血珠不断滚落,她当时心急如焚,用撕碎的衬衫角为他按压伤口,布料纤维里至今还嵌着他的血渍,那是他们共同经历的伤痛记忆。
沈砚,你知道吗
林晚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微微颤抖,你所谓的底线,可能会让我妈失去手术机会。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掏出手机,点开网贷平台的催款短信,张然
的名字在屏幕上格外刺眼地跳动着。这个你熟悉吧你的化名,我的债务,我们的人生,早就被现实撕成两半了。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情绪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