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为患病的孩童喂药,为孤寡老人送去棉衣。

    三个月后,徽柔回到汴京,身后跟着一群自发前来请愿的百姓。他们举着写有立徽柔公主为皇太女的横幅,高喊着:公主仁厚,当为天下主!朝堂之上,徽柔将沿途收集的民情奏折和百姓的请愿书呈给赵祯,又当着众臣的面,详细阐述了未来的治国方略,从军事改革到文化复兴,每一条都切中时弊,条理清晰。

    赵祯颤抖着双手,将象征储君的玉圭递给徽柔,老泪纵横:吾儿,这天下,朕终于能放心交予你了。至此,徽柔正式被册立为皇太女,成为大宋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储君。

    不久,赵祯驾崩。徽柔身着龙袍,在漫天飞雪中登上皇位,改元明和。她即位后,立刻推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军事上,设立讲武堂,培养新式将领;在经济上,鼓励海外贸易,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在文化上,兴办女子书院,让更多女性有机会接受教育。

    曹评被封为镇国大将军,驻守边疆,为她守护万里山河。每当夜幕降临,徽柔处理完政务,便会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北方的星空,心中默念:愿这盛世,如你我所愿。在她的治理下,大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万国来朝,而她与曹评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千古佳话,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不息。

    7

    明和新政,四海承平

    徽柔登基后的首个春日,汴河上百舸争流,商船往来如织。新设立的市舶司衙门内,身着官服的女官正有条不紊地记录着各国商船的货物清单,这是徽柔推行海贸新政的成果。她打破传统重农抑商的桎梏,在泉州、广州等地设立贸易港口,允许民间商船出海,并与大食、占城等国签订通商条约,丝绸、瓷器、茶叶源源不断运往海外,香料、珠宝、奇巧之物则涌入大宋。

    朝堂之上,徽柔大胆启用新人。她开设贤良方正科,选拔出寒门出身却极具治国才能的学子。其中,来自江南的寒门士子苏澈,凭借一篇《论水利兴修策》得到徽柔赏识,被破格提拔为工部侍郎,主持全国水利工程修缮。短短两年间,疏通河道数百里,惠及农田百万亩,江南水患大为减少。

    曹评虽常年驻守西北,但每到重要时节,必快马加鞭赶回汴京。他带回的不仅是边疆安宁的捷报,还有西域的葡萄种子与灌溉技术。徽柔亲自在御花园试种葡萄,当串串紫玛瑙般的果实挂满藤蔓时,她立即下令在河西走廊推广种植,从此大宋百姓也能品尝到西域佳果。

    一日早朝,西夏使臣突然呈上战书,言辞傲慢。徽柔冷笑一声,展开曹评秘密传回的军事情报,从容道:西夏以为我军立足未稳却不知镇国大将军早已在贺兰山设下天罗地网。她当即任命曹评为征西大元帅,率领二十万大军迎战。临行前,徽柔亲自为曹评披上战甲,目光坚定:此战,我要西夏知道,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数月后,捷报传来,曹评巧用诱敌深入之计,在贺兰山峡谷设伏,一举歼灭西夏主力。西夏国王不得不遣使求和,献上大量牛羊马匹与珍稀药材。消息传遍汴京,百姓自发走上街头,欢庆胜利,高呼女帝圣明。

    第八章,文治昌隆,泽被后世

    8

    文治昌隆,泽被后世

    徽柔深知,治国不仅要武功,更需文治。她大力兴办女子书院,亲自为书院题写匾额兰台学馆。首批入学的两百名女子中,既有官宦人家的千金,也有平民女子。她们学习诗词歌赋、算学律法,甚至能参与朝堂旁听。几年后,这些女子有的成为女官,协助处理政务;有的著书立说,传播新思想。

    在徽柔的倡导下,文人墨客们不再局限于风花雪月的创作,而是更多关注民生疾苦与国家发展。著名词人柳永受徽柔邀请入宫,为新修订的《农桑辑要》谱曲传唱,让农桑知识以通俗易懂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平乐之柔倾天下简介 >清平乐之柔倾天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