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温润的澄泥砚。
这是我们成婚第十三年,赵孟頫入仕元廷后愈发忙碌,昔日鸥波亭中赌书泼茶的时光竟如隔世。
延祐五年的雪来得格外早。
赵孟頫下朝归来时,大氅上积着寸许厚的雪。他掀开书房锦帘的刹那,暖融墨香裹着药气扑面而来。
一晃,四十六岁的我正在临《胆巴碑》,听见响动却未抬头,笔尖悬在心字最后一点。
圣上要派我去济南路。赵孟頫解下玉佩搁在案头,羊脂玉碰触澄泥砚发出轻响。
他望着我单薄的肩膀,忽觉喉头发紧。
前日同僚赠的美人图还藏在袖中,那些年轻娇艳的面孔在记忆里晃动,却都比不上眼前人鬓角一缕早生的华发。
案头宣纸突然被风掀起,露出底下压着的词稿。
赵孟頫瞳孔微颤,只见纸上墨迹淋漓: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窗外积雪压断竹枝的脆响惊醒了怔忡的人。
赵孟頫猛然抓起词稿,指尖抚过再生一个我的我字,那最后一竖分明洇着水痕。
他想起二十年前松雪斋初遇,少女执枝画竹时衣袖翻飞若蝶;想起大德四年共绘《水竹图》,她将烟波染作翡翠色时说子昂的竹当有江湖气;想起去年病中她强撑精神为他补全《鹊华秋色图》的远山......
仲姬!他踉跄着扑向书案,打翻的砚台泼出漫天墨雨。
我终于搁笔转身,眼角细纹里盛着三十年光阴酿成的温柔:子昂,该给《鸥波亭记》题跋了。
延祐六年的秋风卷着残叶叩打窗纸。
我为《秋深帖》落下最后一笔。
信札上道升跪复四字已有些虚浮,她望着窗外渐次染金的银杏,忽觉胸口窒痛如潮水漫涌。
老爷回来了!外头传来急促脚步声。
我慌忙将咳血的白帕塞进袖中,却见赵孟頫捧着新制的梅花笺疾步而入:仲姬快看,这纸……
话音戛然而止。
他的目光定在案头墨迹未干的尺牍上,那些婉转的笔画里藏着只有我们才懂的密语——
第三行廿四日的四字故意少写一横,是我年少时与他玩笑的暗号;末尾千万二字并作连绵的一笔,恰似去岁合绘《竹石图》时交握的双手。
今日廿三,该给师禹写信了。我笑着去接笺纸,忽然天旋地转。
在坠入黑暗前,我感觉有温热的液体落在颈间,恍惚听见三十年前松雪斋的竹声又起。
赵孟頫抱着我渐冷的身子,就着残墨在《秋深帖》末尾添上尊堂太夫人五字。
笔尖悬在人字最后一捺时,一滴浊泪终于坠入墨痕,将那个未尽的故事永远封存在延祐六年的秋风里……
尘归尘,土归土……我是那年轮上流浪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