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
    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

    “所有的设备都已经到港,与工程进度近乎吻合。”

    营城造船厂副总工程师赵宏图戴着藤编头盔站在船坞工程钢结构栈桥上,对着来调研的红星厂管委办副主任李学武一行做着新标-货船-2号工程的介绍。

    钢结构栈桥下面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海风很大,太阳很毒。

    但据现场工程监理和管理负责人介绍,目前自然环境并未对工程进度造成任何阻碍。

    “我们会在9月份之前完成2号船坞的基建部分,”他指着远处另一个施工现场介绍道:“这一批施工队会与隔壁轮换。”

    “3号船坞与2号船坞的施工工期仅差了一个月!”

    海风很大,吹得栈桥上的人都有些站立不稳,赵宏图在极力更大声地讲解。

    李学武听的很认真,他身后的调研团队虽然没有办法做记录,但会尽量在报告中还原现场的施工情况。

    “几月份封冻?”

    就在赵宏图的介绍告一段落时,李学武问出了最为关心的问题。

    “是否跟气象部门做了沟通和了解,有没有备用方案和预案?”

    “按照往年的冻结情况,十一月底会彻底封冻。”

    赵宏图大声解释道:“但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后期工程。”

    他用手指指向了已经完成的基建部分,强调道:“我们会把受气候、气温影响的工程部分前置。”

    “把其他不受条件影响的工程后置,充分保障工期的合理利用。”

    “预案——”

    他在解释了工期与气温的部分后顿了顿,又继续介绍道:“我们已经做了五套应急预案。”

    伸出一个巴掌对着李学武比划了一下,强调道:“对应常规和特殊状况,我们有充足的准备,保证工期。”

    “那边是气象部门的观测站——”

    赵宏图的嗓音明显有些嘶哑,但还在努力介绍道:“我们与气象部门有着较为紧密的合作。”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又把目光看向了站在李学武身后的徐斯年。

    徐斯年则凑到李学武的耳边解释道:“营城工业葛主任特别协调的,联系了工作组,昨天我跟你说过的那个合作。”

    李学武了然地点点,给赵宏图比划了个手势,示意他继续。

    “新标建七个船坞,我们有信心在封冻前完成其中五个基建工程。”

    赵宏图继续介绍道:“其中就包括咱们脚下的拥有万吨级货船制造能力的2号工程……”

    ——

    营城船舶的招待所很新,在红星厂收购前就已经完成了工程建设。

    被红星厂收购以后,由于有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船厂内各工程飞快推进。

    其中当然就包括招待所。

    李学武是下楼后,通过服务员的介绍才知道这里有丰富的早餐提供。

    还得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早餐就吃海鲜是不是很棒?

    对内地人来说这样的早餐当然很丰富,但对于沿海居民来说,只是一种无奈。

    不是内陆食物吃不起,而是海鲜更有性价比。

    一个馒头一碗粥,一条海鱼一盘菜,海鱼有点咸,凉菜有点淡。

    对于不挑食的李学武来说还算不错,樊华倒是笑着调侃了几句。

    她倒不是抱怨,只是聊了聊内陆与沿海饮食文化上的差距。

    这种差距在后世因为物流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变得相对薄弱了许多。

    你在内陆边远县城也能吃到石斑,在沙漠城市也能吃到大虾。

    但是在这个出门需要介绍信,火车不比汽车快,汽车只比牛车快的年代,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年代,燃情岁月简介 >重生年代,燃情岁月目录 > 第 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