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
席。

    按新城建于清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地址在归化城——即旧城——东北五里,马路极整齐宽大,两旁杨柳亦郁郁成阴,是西北军的政绩!并参观省府之新建筑。此为合署办公之准备,工程正在进行中,砖瓦满地,建筑完全为中国式,颇为美观。

    下午应傅主席之招,自车上迁住绥远公医院。其地系租自比国教士之公医院,改为省府招待处者。傅氏公馆,就在隔壁。门外空旷,树木亦多,略事休息后,下午四时访傅主席夫人。

    晚张宣泽先生约餐于绥远饭店,会见了许多绥远各界人物。席间又谈到王同春事迹,听到王同春女儿二老财的故事,大大的引起我的兴趣。将来拟为专文以纪此河套无冠帝王之公主!

    绥远饭店,为绥远最新式的客店,有浴室,电影场,中餐部,西餐部等,地点亦好,只恐不无太热闹耳。八月十日归绥晨八时先到东邻参观比国公医院,院址甚大,设备亦好。

    院长比人费君,到华已四十余年,衣着悉同汉人,慈蔼可亲,少谈即出。

    十时出发至旧城参观召庙(召系招之省文,即招提之意)。先到舍力图召,召创建年代未详,清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七年)西征驻跸时重修,赐名延寿寺。其后嘉庆咸丰光绪各代均经重修。大殿前有额曰“阴山古刹”。院中有藏经白塔一,咸丰九年(一八五九年)建。殿前部是西藏式的经堂,正中有活佛讲经座,两壁有壁画,梁柱间都挂着哈达,和佛像画轴。后部是佛堂,供养佛像五尊。佛前两楹间,蟠着悬空二龙,争攫明珠。梁上横悬木柱,上缀排钟,状如铃铎,以绳牵引,喇嘛上香添水时,引绳摇曳,铿锵可听。

    殿后有楼,似是藏经处,现在空着。

    次到小召,亦称崇福寺,在舍力图召东百余步,清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八年)所建,为康熙西征准噶尔凯旋驻跸之地。殿前有碑亭二,上刻御制碑文,纪平准功绩,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纪述。文曰:“丙子冬,朕以征厄鲁特噶尔丹,师次归化城,于寺前驻跸,见其殿宇宏丽,相法庄严,命悬设宝幡,并以朕所御甲胄之矢,留置寺中。……时康熙四十二年,岁次癸未。”——一七○三年——读碑文,想见当年的宏丽,今已破损无可观。建筑略如舍力图召,为汉藏合璧。前堂西室内,挂有康熙之甲胄,以铁环编缀而成,甚沉重,已锈黑,并有铁盔。东室亦佛堂,梁间悬空遍雕故事,人物小仅如指。寺门内小院有琉璃塔一。自此转入,有代用小学校一所,生徒数十人,正在诵读。读本悉系经书及等。壁间悬有作文成绩,大半是五七言诗。

    离小召不远即为五塔召,清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建,十年(一七三二年)赐名慈灯寺。今外殿已全废,门扃不开,自旁门开锁,直抵塔基下。基围十丈,暗中摸索,曲折而上,基上五塔矗立,皆系炼砖筑成。上刻佛像,亦有如四大天王状者。正中塔上,朝南一砖,上有佛脚印。砖上花纹均极精致,而金彩则已剥落不存。

    下塔出寺,又到城西南隅的大召,未知建自何时。明崇祯中(一六二八年——一六四四年)清都统古绿格楚琥尔与德木齐温布喇嘛,协同将原寺扩大,周围四里许,因赐名无量寺。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喇嘛奏易黄瓦。当年亦必辉煌,今已颓败,前殿辟作共和市场,甚见嘈杂。大门口悬“九边第一泉”额,泉在寺前百余步,今名玉泉井。传康熙至此马渴,以蹄抉地,泉忽涌出,因赐名。大殿前部亦有经堂,中间有圆形层台一,周围七层,供着水,烛,香,花,灯。香灯灿列。喇嘛言是“五行台”,似是香花供养之意。殿中佛前有地藏王圆龛,佛像后右边柱侧阴暗处有铜质小欢喜佛一尊,燃灯细看,佛像狞恶,足踏一牛,牛下仰卧着一裸女。

    午赴绥远饭店应教育厅长阎伟先生之宴。

    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冰心全集第三卷简介 >冰心全集第三卷目录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