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
后三时到民政厅即旧归绥道尹公署之择园,清慈禧后之父惠隘官归绥分巡道尹时,后随宦在署,怿园为朝夕玩赏之地(按慈禧于咸丰元年入宫,年已十七,是在归绥署中时代,当在一八三四年——一八五一年之间)。后任者别建一亭,额曰“懿览”,取曾经太后游览之意。园中树木荫翳,楼阁相连,颇有雅趣,楼下碧霭屏前有卧石二方,云为太后少时坐卧之处。

    出园回公医院,我因旅倦少息,别人又到城北五里之公主府,今改为省立第一师范,系康熙中(一六六二年——一七二二年)建,惜未往,无从描述。

    午睡至六时,独自出门,信步向东行,过广场至三十五军联欢社。社系新式建筑,堂中有讲台,可映电影。四壁挂抗日死事士官遗像,两旁有阅报室球房等。社东有操场,有些兵士正在练习掷手榴弹。据带领参观的潘君说,如今三十五军兵士,年纪只在二三十岁之间。

    社北有兵房,南有网球场等,设备甚周。

    回来与同行诸君赴傅主席晚宴。席间傅氏谈到民十七年涿州入城守城之役,及去年抗日之战,大家均为动容。同时又得闻三十五军第七十三师机关枪连正兵张恒顺廿二年五月廿三日在怀柔石厂之杀敌战绩。张君山西人,年十九,是役该连在石厂西北山脚任掩护之职。在全班五人中炮阵亡之后,张君仍沉着支撑,以孤身奋战,扫敌数百,侧障全营,自晨五时至晚七时,奉命始退,全线赖以保全(事载廿二年五月廿七日大阪朝日新闻)。如今论功行赏,越级晋升,由正兵得少尉待遇。——我自少即喜闻鼓角之声,听人家谈到杀敌战役,总有万分的感动与高兴,当下即和傅氏商量,能否和张君图一晤会,询问详情。傅氏说:“张恒顺现驻丰镇平地泉一带,将来你们归途过平地泉时,我可以电报命他上车相见。”——不想我们回平,半夜车抵平地泉,有张君的长官上车说:“张恒顺病了。”何等的缘悭!这已是后活了。八月十一日赴百灵庙途中晨三时即起,六时乘三十五军军用汽车出发,同行者有翻译龚君,及班禅无线电台长沈焕章先生。沈君江苏人,居青海已数世,此行为迎班禅行李而去。启行时草上凝霜,冷如晚秋,东方乍明,晨曦美极。穿城过时商店都未开门。出城一路看大青山,环拱如画。行二十里,渐至山下,一路有泉水细流,行人和牲口都在水边憩息取饮。此时见有数十骑,迎面风驰而来,近前通语,方知是蒙民来迎拜班禅活佛者,男女均着牛皮靴,衣服多红紫色,金锦沿边,腰间束带。男子结一辫,女人则两辫垂肩,发上加银板,垂挂珊瑚璎珞,晨光下璀璨如画。有小孩只两岁光景,坐母亲怀前鞍上,坐态极稳,面颊黝红,双睛如漆,状极可爱!

    匆匆数语,听我们说活佛已赴包头,乃又纵马急驰而逝。

    自此上蜈蚣坝,系入山孔道,山路为民十四冯玉祥氏驻军所开筑,尚平坦宽阔,今已渐崎岖。汽车宛转上坝时,我们都下车步行,走到仙姑庙,庙建石壁洞中,洞深五六尺,距地面约二丈,凿石为阶,可以上下。西北有关帝庙,建石台上,高立巍峨,为蜈蚣坝之最高点。山峡间有树林,亦为西北军所种,并有留人小店。立此前瞻后顾,群峰如画,起伏环绕,有山回路转之胜。过庙不远有“鄂博”一,为蒙人祈祷之处,形似坟墓,以乱石堆成,上插长杆,杆头系以牲畜毛角,及刷印藏文经咒之小旗或哈达。后闻蒙政会之赵君云,祭“鄂博”之日,各杆头均揭杂色之咒文旗及五色纺绸,以牛羊供献,喇嘛唪经,男女礼拜,为蒙地盛会。

    自此顺山涧宛转下坝,阳光灼甚,大家均减衣取凉,始信绥地“早穿棉皮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之谚,不是虚语。下坝后回望,阴山已在后面,我们都被“打在阴山背后”

    了!

    山后时见农田,为汉人移居来此耕种者。小冈头时见“鄂博”。十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冰心全集第三卷简介 >冰心全集第三卷目录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