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义无双!流浪狗群用生命守护‘国王’!
现实版忠犬八公不!这是忠犬百公!
追风和那群流浪狗的故事,被赋予了太多传奇和温情的色彩。巨大的流量裹挟着汹涌的善意和好奇心,也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胡子那个原本默默无闻、濒临断粮的流浪狗收容院,一夜之间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巨额捐款。宠物食品公司、动物医疗集团、爱心基金会……各种合作和援助协议纷至沓来。当地政府也迅速行动,派出工作组,表示要协助胡子将收容院规范化、合法化,提供政策支持和必要监管。
胡子站在焕然一新的院子里,看着新搭建的宽敞狗舍、堆积如山的优质狗粮和崭新的医疗设备,有些手足无措。志愿者小赵拿着平板电脑,兴奋地向他展示着最新的网络热度数据:胡子哥!你看,‘国王’的IP价值还在飙升!有国际动物保护组织想邀请追风……哦,他们坚持叫King
Charles,作为全球流浪动物保护的‘友善大使’!还有好莱坞想买它故事的电影改编权!
胡子没看屏幕,他的目光越过崭新的围栏,落在远处荒芜的山坡上。追风正蹲在山坡最高的一块岩石上,白色的身影在初秋高远的蓝天下显得格外醒目。它没有看下面喧嚣的院子,而是昂着头,鼻翼翕动,深深地嗅着风从山野深处带来的气息——那是泥土、腐叶、野兔、以及某种更原始、更自由的味道。风吹动它脸上和嘴边的针状硬毛,琥珀色的眼瞳里,映着广阔的天际和起伏的山峦。
电影大使胡子收回目光,看向小赵,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深刻而平和。追风就是条狗。它属于这儿,属于山野,也属于……他指了指山坡上那个白色的身影,又指了指脚下这片喧闹却生机勃勃的土地,和那些在阳光下或嬉戏或打盹的流浪狗,这儿。
他拒绝了所有需要追风离开院子、配合拍摄的商业活动和所谓大使工作。他只接受那些能切实改善所有流浪狗生活的捐助和合作。
几天后,一个特殊的客人跋涉而来。一位年逾古稀、穿着贵州苗族传统服饰的老人,在几位当地动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胡子的院子。老人姓杨,来自贵州麻江县下司镇,是下司犬养殖的非遗传承人。他此行,是应官方之邀,来看看追风。
杨老没有靠近,只是隔着一段距离,静静地观察着在院子里巡视的追风。他的目光像最精准的尺子,丈量着追风的头版、骨架、毛色、步态,尤其是那双琥珀色的眼睛。良久,老人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黔东南特有的绵软腔调,却字字清晰:
是像,又不像。杨老对胡子说,也是对身边记录的工作人员说,身架、毛色、立耳、红鼻头、红眼线,特别是那份沉着和机警,有我们下司犬‘白龙’的影子。乾隆爷那会儿,我们下司犬,可是敢扑野猪、敢斗黑熊的猎手,靠的就是这骨子里的胆气和灵性。
他顿了顿,看着追风轻松地将一只试图挑战他权威、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公狗用眼神和低吼压制下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它骨子里,又比我们山里那些纯粹的猎犬多了些东西。是……人气儿还是这满院子‘责任’磨出来的东西说不清。老人笑了笑,布满皱纹的脸像风干的山核桃,下司犬也好,北方土狗也罢,名字是人给的。狗自己,不认这个。它认的是这片地,认的是养它护它的人。
他婉拒了工作人员提出采集追风毛发做基因比对的要求。何必呢它是活生生的‘王’。它在这里活得好,护着一方生灵,就是它最大的‘种’了。老祖宗传下我们下司犬,也不是为了关在笼子里当宝贝供着,是为了在山野里跑,为了帮人、护人、活出狗的样子。
杨老离开前,送给胡子一枚小小的、手工雕刻的桃木狗牌,上面是古朴的平安二字。山里老辈人的心意。给‘王’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