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山村很快成为省城最知名的中药材品牌。
年底的时候,苏雨桐收到了一个重要邀请——参加全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研讨会。
这是国家级的会议,参会的都是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和企业家。邀请函上写道。
苏雨桐知道这是一个重要机会。能够参加这样的会议,说明青山村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苏雨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进了人民大会堂。
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其中有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有成功的企业家。
现在请青山村的苏雨桐同志介绍经验。主持人宣布道。
苏雨桐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代表青山村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发展经验。她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她详细介绍了青山村从一个贫困山村发展成为现代化中药材基地的历程,重点阐述了科技创新、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经验。
演讲结束后,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苏同志的经验很值得推广。一位部委领导评价道。
会议期间,很多企业家主动找到苏雨桐,希望建立合作关系。
我们想代理青山村的产品。北京的一家大型医药公司表示了合作意向。
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上海的一家科研机构也抛出了橄榄枝。
这些合作机会让苏雨桐看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回到青山村后,她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我们要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她在会上宣布,不仅要做中药材生意,还要向更广泛的健康产业发展。
具体包括什么陈建国问道。
保健品、化妆品、功能食品。苏雨桐说道,这些都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前景广阔。
1980年即将到来,新的十年即将开始。
苏雨桐知道,这将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十年。在这个黄金时代里,谁能把握住机会,谁就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而她,已经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站在1979年的尾声,苏雨桐眺望着远方的群山。
那里不仅有她的家乡青山村,更有她即将征服的广阔天地。
从一个重生的商界千金,到现在的农村企业家,她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蜕变。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商业传奇,即将在新的十年里书写。
第九章
1980年初,苏雨桐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青山集团。
集团陈建国有些不解,我们现在的规模能叫集团吗
现在不够,但很快就够了。苏雨桐自信地说道,我们要有前瞻性的眼光。
她在办公室的墙上挂了一张中国地图,上面标注着她的发展计划——三年内在十个省建立分公司,五年内覆盖全国市场。
这个目标会不会太宏大了有核心成员担心地问道。
不宏大就不叫目标。苏雨桐说道,在这个时代,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快速扩张,抢占市场先机。
三月份,青山集团正式成立。
虽然只是一个农村企业,但苏雨桐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进行了架构设计——设立董事会、总经理办公室、各职能部门等。
她自己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建国担任副总经理,其他核心成员分别负责生产、销售、研发、财务等业务。
这套管理体系太先进了。前来考察的专家感叹道,完全不像农村企业。
苏雨桐知道,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在前世,她见过太多因为管理落后而倒闭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