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脚下踏着玄奥难解的罡步。烛火跳跃,将那桃木剑划出的虚浮弧线拉得忽长忽短,光影在他虔诚而专注的脸上明灭不定。

    谢道韫端坐于铺满锦缎的婚床之上,一身繁复华丽的嫁衣仿佛沉重的枷锁。她静静地看着丈夫那沉迷于虚幻世界的背影,一股刺骨的寒意悄然爬上脊背。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在谢府时,与父兄纵论《春秋》大义、激辩《老子》玄机的酣畅淋漓。那些充满智慧交锋与精神共鸣的日子,与眼前这弥漫着香灰气息、充斥着虚妄祈祷的新房,形成了何其尖锐的讽刺!满室刺目的红妆,此刻在她眼中,竟比窗外那皑皑冰雪更加冰冷,冷得让她指尖都微微发颤。

    婚后的岁月,无情地印证了她最初的预感。王凝之的世界,似乎只有道经、符箓、法坛和斋醮。他日复一日地抄写道经,虔诚地设坛作法,祈求着虚无缥缈的神力护佑,而对府中堆积如山的账目、仆役的管理、乃至家族的人情往来,竟真如耳旁风,不闻不问。巨大的失望如潮水般一次次冲击着谢道韫的心堤。然而,陈郡谢氏百年世家浸润出的持重与担当,让她将这份苦涩深深压下。她以一介世家贵妇的雍容与手腕,将偌大的王宅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数十间楼阁庭院,仆役数百,在她的治理下,秩序井然,运转有序。

    data-faype=pay_tag>

    唯有在闲暇时,与小叔子、王羲之幼子、日后同样名动天下的书家王献之清谈玄理,才仿佛能找回些许昔日的意气风发。王献之才华横溢,然每当在玄奥精微的哲理争辩中被兄嫂的机锋逼至语塞,便会苦笑着摇头,由衷叹道:若嫂嫂在此,吾语当不至此!

    这句半是戏谑半是敬服的感叹,是她在王家沉闷生活中难得的慰藉,也是对她才学的无声肯定。

    世人皆称颂她有林下风致,赞誉她的才情气度不让须眉。然而,每当夜深人静,对镜自照时,望着铜镜中自己眉宇间那抹难以掩饰的英气与疏朗,她心底总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涩意。这林下风致的虚名,听来清雅脱俗,于她而言,却不过是禁锢在深深庭院中的一缕无根青烟,徒有飘逸之形,却无着落之处。她胸中藏着的丘壑谋略,眼底映照的山河气象,何时才能寻到一片真正安放、施展的天地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那场震烁古今的淝水之战爆发的消息传来时,谢道韫正在庭院中精心修剪着一株绿萼梅。她素爱梅的清雅孤傲。侍女脚步踉跄,带着哭腔冲进来禀报:夫人!大喜!谢玄将军在淝水…大破苻坚百万大军!

    咔嚓!

    一声脆响!谢道韫手中的金剪,在她听到谢玄名字的瞬间,无意识地用力,竟生生剪断了一根粗壮的梅枝。碧绿的汁液如泪珠般迸溅而出,在她素雅的襦裙上洇开一片刺目的痕渍。她浑然未觉。

    刹那间,无数画面在她脑中翻涌:她仿佛看到叔父谢安接到捷报时,那传闻中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的极致从容,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林下气度,是如何稳定了江东摇摇欲坠的人心。她仿佛看到堂兄谢玄,率领着由谢家子弟为骨干的北府兵,在惊涛骇浪的淝水之畔横槊立马,以八千锐卒破苻坚百万大军的悍勇。家族的荣耀如烈火烹油,在这一刻达到巅峰。可谢道韫指尖抚过梅枝断裂处的粗糙纹理,心中却升起不祥的预感——这看似稳固的东晋王朝,早已在门阀倾轧与民生凋敝中蛀空根基,淝水之战的辉煌,或许只是回光返照。

    而她的丈夫王凝之,此刻必在道坛前焚香祷告,将胜利归功于天师庇佑。谢道韫望着被剪断的梅枝在寒风中颤栗,忽然想起父亲谢奕镇守安西时,常说兵者凶器,非至危不用。可王凝之连刀刃的寒光都未曾见过,却妄图以符水咒术安邦定国——这荒诞的现实,比隆冬的霜雪更让她心寒。

    第二章

    会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林下风:谢道韫传》简介 >《林下风:谢道韫传》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