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烽烟,裙钗拭剑
十余年后的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江东大地果然烽烟再起。五斗米道信徒孙恩以诛杀贪官为名举事,黑旗如蝗,旬月间席卷浙东,兵锋直指会稽郡城。
消息传入王府时,王凝之正于后院法坛作法。他头戴莲花冠,身披绛色法衣,手持桃木剑踏过洒满符纸的青石板,口中念念有词: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令妖贼退散——
剑穗在晨风中乱舞,惊飞了檐角栖息的麻雀。谢道韫立在抄手游廊下,看着丈夫滑稽的身影倒映在积着薄冰的水缸里,忽然觉得这场景像极了幼时在戏台上看过的闹剧。
夫君,她拾级而上,玄色披风在身后猎猎作响,斥候来报,孙恩贼军已至曹娥江畔,三日内必抵城下。
王凝之猛地收剑,眉心朱砂痣在晨光下晃出红点:妇人何知天道我已向天师进表,不日将有六甲神兵乘云而至,定教逆贼片甲不留。
他袖中滑落的黄符飘到谢道韫脚边,上面斩邪诛妖的朱字晕染模糊,像极了未干的血。
谢道韫弯腰拾起符纸,指尖碾过粗糙的符纸纹理,忽忆起淝水之战前,叔父谢安在西州城楼上,对着沙盘推演军情时,袖口沾染的墨痕。同样是执掌权柄之人,一个在血与火中运筹帷幄,一个在香与雾中画地为牢。六甲神兵她冷笑出声,符纸在掌心被捏成碎末,若神兵真能荡平乱世,天师为何不早降福祉,却任孙恩聚众十万,屠戮郡县
王凝之被问得脸色涨红,拂袖怒斥:休要妄议神佛!速回内室诵经祈福,勿扰我作法!
说罢转身继续踏罡步,桃木剑划破空气的嗖嗖声,与远处隐约传来的集结号声诡异交织。
谢道韫立在原地,看丈夫固执的背影,忽觉胸腔里有什么东西轰然碎裂。她不再争辩,转身疾行至东跨院,推开那间久未开启的兵器库。灰尘在光柱中飞舞,映出架上陈列的戈矛剑戟——其中一柄长剑尤为夺目,鲨鱼皮剑鞘上雕刻的云纹虽被岁月磨去棱角,却仍透着冷冽之气。这是她十五岁时,父亲谢奕亲手为她打造的青霜,剑柄处还刻着击筑长歌,剑护家国八字。
取我的玄甲来。她对跟来的老仆沉声道,声音里听不出情绪。当冰冷的甲叶贴身穿上,金属的凉意瞬间浸透衣衫,却让她混沌的思绪骤然清醒。侍女们捧着锈迹斑斑的头盔走进来时,见主母正拔剑出鞘,寒光映得她眼底的红血丝格外刺目——那不是恐惧,而是战士临战前的灼热。
演武场上,三十余名有家丁籍的护院与马夫已列队站定,手中握着锄头、柴刀甚至扁担。谢道韫提着长剑走上点将台,玄甲在暮色中泛着冷光:王凝之信鬼求神,弃全城百姓于不顾。但我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是谢奕的女儿!
她顿了顿,剑刃斜指会稽城门方向,今日贼军破城,我必提剑在前,有愿随我杀贼护家者,站左;贪生怕死者,站右!
话音未落,一名曾随谢奕征战的老仆拄着环首刀上前:小人愿随夫人死战!
其余人见状,纷纷握紧手中农具,铁甲摩擦声与粗重的呼吸声汇成低沉的战歌。谢道韫看着眼前这些面孔黝黑的下人们,忽然想起父亲军中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保家卫国,从来不分贵贱。
三日后黎明,孙恩大军的喊杀声如潮水般拍击着会稽城墙。王凝之在道坛前焚烧最后一道退敌符时,谢道韫已登上王府角楼。城下黑旗如林,望不到边际的人头攒动,云梯如怪兽的利爪搭上女墙。她深吸一口气,将头盔系带勒紧,忽听轰隆一声巨响——南城门破了。
随我来!她拔剑跃下城楼,玄甲在晨霜中迸出火星。当第一波起义军涌入王府月洞门时,看到的是一位披甲女子仗剑而立,身后是手持杂械的仆役们。谢道韫手腕翻转,青霜剑划出半轮银月,为首的贼兵连人带盾被劈为两半,鲜血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