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我转身取报告的瞬间,樟木柜顶的陶罐突然倾倒。他伸手去接,罐中琥珀色液体泼溅在检测纸上,熟悉的梅香霎时盈满鼻腔。

    小心!我抓住他手腕,却触到一片温热。酒液在报告纸上晕染开来,2019年的数据曲线竟与青铜卮残留物的谱图完美重合。

    沈叙白耳尖泛红,低头旋开那个刻着饕餮纹的青铜酒壶:要尝尝看吗壶口倾泻的酒液在玻璃皿中流转着千年未变的琥珀光,按照《齐民要术》复刻的梅酒配方。

    我抿了一口,酸甜在舌尖绽开的瞬间,记忆如出土的竹简般层层舒展。原来大四那年在考古现场尝到的梅酒不是幻觉,是他连夜送来的饯行礼;原来每年生日收到的匿名包裹里,陶罐底部凹凸的纹路是他用篆书刻的年份。

    实验室数据要严谨。他突然拿起滴管,取了我唇边的残酒注入检测仪,唾液淀粉酶会影响酸碱度......闪烁的屏幕映出他通红的耳廓,分析结果跳出来时,我们同时看到那行小字:含糖量9.7%,与林知夏笑时血糖浓度波动值相符。

    暮色漫进实验室时,他打开保险柜取出一排陶罐。从粗陶到细釉,每个罐底都刻着年份和天气:2019年春雨2020年大暑2023年小雪。最新那罐的封泥上,还嵌着片银杏叶标本——正是他告白那日落在婚书上的那片。

    要开2021年的吗他指尖抚过那道裂痕,那年梅子特别酸。我忽然想起那正是我们分手后第一年,酸涩猝不及防漫上眼眶。

    他忽然用考古刷扫开我眼睫的湿意,动作轻得像处理刚出土的漆器:酒越陈越醇,就像......窗外传来布谷鸟的啼鸣,淹没了后半句。

    我们最终在百年银杏树下开封了2019年的初酿。月光透过叶隙洒在酒盏中,沈叙白忽然从袖中取出那卷修复完成的唐代婚书。金粉补全的白首不离四字在月色下流转,背面是他新题的跋文:

    元稹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而我只信《考工记》载‘良器经七淬方成’。这坛梅酒窖藏五年,不知可否换林老师一个重新煅烧的机会

    夜风拂过时,一片银杏落进酒盏。我仰头饮尽岁月的滋味,在他掌心写下鉴定结果:成色上佳,宜永久收藏。

    第七章:银杏之约

    百年银杏的落叶覆满青砖时,我正在修复唐代彩绘陶俑手中的团扇。显微镜下,绢帛经纬间突然显现出淡金色的斑点——那不是寻常的矿物颜料,而是用银杏叶汁书写的密语。

    《酉阳杂俎》记载,晚唐宫女会用银杏汁液在宫扇上写诗。沈叙白的声音裹着秋雨的水汽漫过来,他肩头落着几片银杏叶,手里捧着个青瓷盏,要试试显影吗

    我接过他递来的瓷盏,浓茶香里混着某种草木清香。棉签蘸取液体轻触绢帛的瞬间,斑驳的金点突然舒展成诗句:旧苑苔深,犹记系马银屏。

    这是......我猛地抬头,正撞进他含笑的眼睛。

    你修复的第一件文物。他指尖拂过陶俑襦裙上的缠枝纹,永泰公主墓出土的陶俑,2017年我们在西郊库房通宵做预处理。

    记忆如潮水漫涌。那年暴雨冲垮了库房天窗,我们抱着陶俑在积水里站了两小时。他白衬衫贴在背上,用体温护着文物箱,而我蜷在他用防水布撑起的小空间里记录损伤。后来在烘干机轰鸣声中,他握着我的手写下鉴定报告,指尖的温度和此刻一样滚烫。

    当时你发现陶俑袖口有墨书痕迹。他忽然引着我的手指向团扇边缘,但没人相信唐代陶俑会携带文字信息。

    茶盏里的液体突然泛起涟漪,绢帛上的字迹继续显现:愿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诗句下方,竟是用银杏叶脉拼成的两个小人——与西周青铜镜上的刻痕如出一辙。

    沈叙白解开领口银链,坠着的玻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修复情书简介 >修复情书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