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我捏着密报的指尖微微发颤,宣德殿暖阁的鎏金兽炉吐着袅袅青烟,却驱散不了心底的寒意。皇帝批奏折的朱砂笔顿了顿,墨汁在宣纸上洇出狰狞的晕染:皇后可知,朕今日收到密报,说你兄长在边疆私铸兵器

    珠帘外忽有穿堂风掠过,我膝头的鲛绡帕被卷到龙案前。望着宣德殿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七年前及笄那日的情形突然清晰如昨——沈晏之在御花园折了枝白梅,别在我鬓边,笑着说日后定要护我一世长安。

    陛下明察。我伏身叩首,广袖扫过冰凉的金砖,兄长镇守雁门关十载,若有不臣之心,何必等到今日余光瞥见案头新贡的碧螺春,突然想起昨夜沈晏之托人送来的密信,信末画着并蒂莲,那是我们幼时约定的暗号。

    当夜宫灯初上,我屏退宫人,对着铜镜取下凤冠。暗格里藏着的素衣还带着沈晏之书房的墨香,忽然听见窗外传来《凤求凰》的琴声,正是沈晏之独创的变调。指尖抚过妆奁夹层里的金丝软甲,这是兄长暗中送来的防身之物,此刻却成了催命符。

    三更梆子响过,我披着玄色斗篷潜出椒房殿。御花园的太湖石后,沈晏之握着剑的手微微发抖:跟我走,城门我已安排妥当。他眼底布满血丝,想来为了今日已筹划许久。

    忽然宫墙上火把大亮,禁卫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沈晏之猛地将我护在身后,剑刃映着他决绝的面容:陛下疑心已起,留得青山在...话音未落,箭矢破空而来,他挥剑格挡的瞬间,我看见他左肩绽开红梅。

    带皇后回宫。熟悉的声音惊得我浑身发冷。皇帝身着龙袍立在长廊下,月光照亮他眼底的猩红,丞相私闯后宫,意图谋反,即刻收押。沈晏之被侍卫按倒的刹那,我突然想起幼时他教我下棋,说过最妙的杀招,是弃子入局。

    陛下且慢。我摘下斗篷,露出内穿的素衣,臣妾愿以命为兄长明志。抓起沈晏之掉落的佩剑横在颈间,但若臣妾死了,边疆将士寒心,只怕雁门关真要易主了。余光瞥见皇帝握紧的拳头,知道他最忌惮的,始终是我萧氏一族三十万铁骑。

    传旨。皇帝的声音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皇后萧氏德行有亏,即日起禁足椒房殿,萧相革职查办。我望着沈晏之被拖走的背影,在心底默数时辰。子时三刻,兄长暗卫伪装的太医准时送来急症药,我服下后假装昏迷,任由宫人慌乱传召。

    当我在马车颠簸中醒来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沈晏之染血的手握着缰绳,见我转醒,从怀里掏出温热的胡饼:再忍忍,出了潼关就是我们的天下。马车驶入山道时,我回头望着渐渐缩小的城楼,凤冠上的东珠在晨光中闪烁,恍若一场大梦。

    三个月后,江南烟雨中,我穿着粗布衣裳在茶楼煮茶。沈晏之握着狼毫在画扇面,笔下是塞外的风雪与江南的春柳。忽有小厮送来密报,说是皇帝下旨为萧氏平反,追封我为孝慈皇后。

    我将密报投入炭盆,看火苗舔舐着金黄的龙纹。沈晏之从身后环住我,下巴蹭着我的发顶:后悔吗我望着窗外摇曳的杏花,想起椒房殿终年不化的冰,轻声道:比起凤座上的孤冷,我更爱这人间烟火。

    春日的柳絮飘进茶楼,沾在沈晏之刚题完的扇面上。我伸手去拂,却见他突然变了脸色。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街角处站着个身着灰袍的僧人,袈裟上金线绣着的祥云纹样,分明是宫廷御制之物。

    是暗卫营的云纹。沈晏之低声道,握扇骨的手指关节发白。我将煮茶的铜壶重重搁在案上,沸水溅起的热气模糊了视线:既已放过,何必再追话音未落,那僧人已快步踏入茶楼,掀开兜帽露出半张带疤的脸——竟是从前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王福。

    娘娘万安。王福的声音嘶哑如破锣,从袖中取出枚刻着螭纹的玉珏,陛下有命,见珏如见驾。沈晏之的剑不知何时已出鞘三寸,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皇后的双面棋局简介 >皇后的双面棋局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