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药车迷踪
    药车迷踪(金大安三年正月十八中都城宣华门)

    金大安三年正月十八,辰初刻,济世堂门前的积雪尚未扫尽,两辆骡车已碾着碎冰启程。车辕上插着

    “济世安民”

    杏黄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车板上捆扎的黄芪包堆得齐人高,药香混着骡马的气息弥漫街角。萧氏坐在首车车头,青布棉袄下露出半截虎纹木柄

    ——

    那是火铳握把,裹着汉地的红绳平安符,乍看竟似医家驱邪的法器。

    “老夫人这是往哪儿送药?”

    宣华门哨卡的百夫长拦住去路,铁浮屠甲胄上的海东青徽记结着冰碴,腰间悬着三颗狼耳,正是金军

    “以耳计功”

    的铁证。萧虎垂首站在车侧,看见百夫长靴底沾着暗褐血迹,定是清晨刚从悬狼首的木桩下归来。

    “回军爷话,去昌平镇送避瘟散。”

    萧氏掀开膝上的药箱,层层药包间露出新制的虎骨膏,蜡纸包装上印着斗大的

    “虎”

    字,“今冬苦寒,屯垦的汉民染了风寒,可耽搁不得。”

    她指尖划过箱角的虎纹木柄,看似无意,却恰好挡住百夫长的视线。

    百夫长的目光忽然落在萧氏袖口的银铃,狼头造型的铃身让他眯起眼:“老夫人这银铃,倒是像蒙古人的物事。”

    他伸手欲抓,萧虎的心猛地悬起

    ——

    银铃内芯嵌着父亲腰牌的碎银,刻着弘吉剌部的火焰纹,若被识破便是灭顶之灾。

    “军爷说笑了,”

    萧氏手腕一翻,银铃叮当避过,腕间浅疤在雪光下清晰可见,“这是早年在汴京买的,匠人说虎狼同刻能镇百邪,不想倒冲撞了贵军的忌讳。”

    她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分量压得百夫长手掌下沉,“还望军爷行个方便,百姓等着药吊命呢。”

    百夫长掂了掂银子,脸色稍缓:“早去早回,野狐岭近来闹狼灾,别教蒙古狗劫了药车。”

    他转身时,甲胄相撞发出闷响,萧虎看见他护心镜上的海东青啄狼纹,鹰爪下的狼首竟与宣华门悬的狼头一般无二。

    骡车驶过吊桥,车轮碾过护城河的薄冰,萧虎掀开黄芪包一角,油布下露出五支火铳,每支都缠着红绳,系着

    “平安顺遂”

    的黄纸符

    ——

    这是母亲想的法子,借汉地祈福的由头,让蒙古旧部放下对汉地火器的戒心。火铳枪管上的狼虎纹被红绳半掩,却仍在风雪中透出冷光。

    晌午行至燕山南麓的松林,枝头积雪突然簌簌而落。巴特尔带着三名汉子从树后闪出,身上穿着汉军灰衣,衣襟内侧却绣着细小的狼头纹,狼耳处缺角与萧虎护腕分毫不差。他们熟稔地搬开黄芪包,取出火铳时,指尖在狼虎纹上轻轻一叩

    ——

    这是弘吉剌部铁匠与战士的暗号。

    “少主人。”

    巴特尔单膝跪地,手掌抚过胸口的狼头纹,其他汉子随之俯身,腰间皮绳上的三狼结垂落雪面,“苍狼之牙队,见过虎狼共主。”

    他们接过火铳,用蒙古语低声惊叹,指尖划过枪管上的火焰纹,仿佛在确认草原狼与燕山虎的契约。

    萧虎扶起众人,看见其中一人的护腕正是父亲旧部的制式

    ——

    狼皮硝制手法、缺耳的位置,甚至护腕内侧的暗纹,都与他的如出一辙。他忽然明白,母亲这些年托药商传递的金疮药、借铁匠铺流转的铁器,早已在燕山深处织成一张大网,将流散的弘吉剌部旧部重新聚成狼群。

    “金狗的火铳阵,就等咱们的火铳开眼了。”

    巴特尔掀开衣襟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巴图虎简介 >巴图虎目录 > 第9章 药车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