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眉飞色舞地比划着什么。
……哎哟喂,那叫一个气派!油光锃亮的,摆在屋里,踩起来‘哒哒哒’响,听着就得劲儿!
孔凤英嗓门尖亮,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羡慕,要我说,还是人家王家有本事,那么难弄的缝纫机票都能搞到手!
另一个妇女接话:可不是咋地听说托了县里供销社的亲戚呢。有了那家伙什,做衣裳、纳鞋底,快得很!还能接点活儿,补贴家用呢!
啧啧,真是好福气。
向卫红的脚步慢了下来,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她们的谈话吸引。缝纫机……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一下。
孔凤英眼尖,瞧见了走近的汤福生和向卫红,立刻扬声道:哟,福生,卫红,看大夫回来啦咋样啊
汤福生只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向卫红脸上微红,点了点头。
孔凤英的眼神滴溜溜在向卫红身上打了个转,随即又转向汤福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福生啊,你看人家王家都添上缝纫机了,你家卫红这手艺,全村谁比得上上次给我家小子补那袜子,针脚细得都快找不着了!有台缝纫机,那不是如虎添翼
汤福生眉头习惯性地一紧,没搭腔,拉了向卫红就要走。
哎,我说真的呢!
孔凤英不依不饶,卫红这都有身子了,往后给娃做小衣裳小被褥,手缝多慢呐有缝纫机省多少事!
向卫红的心跳快了几拍。是啊,给孩子做衣服……她忍不住想象着那小小的、柔软的衣裳在自己手中成型的样子,如果用缝纫机,该有多快,多好。
回家的路上,两人一路沉默。快到家门口时,向卫红终于忍不住,声音低得像蚊子哼:福生,那缝纫机……得多少钱啊
汤福生脚步一顿,侧过头看她,眼神锐利得像把锥子:问这个干啥供销社标价一百三,还得要票。咱家买得起别听孔凤英瞎咧咧,净想些没用的!
他语气里的生硬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向卫红心头刚燃起的那点微光。她低下头,不再说话,默默跟着他进了院子。
屋檐下挂着几串晒干的红辣椒,在夕阳下闪着油亮的光。向卫红看着那辣椒,心里却空落落的,刚才那点因为新生命带来的喜悦,也被一种说不清的失落悄悄取代了。她知道,缝纫机对这个家来说,太遥远了,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第3章:铜墙铁壁
晚饭后,碗筷收拾干净。煤油灯依然只点着豆大点儿的火苗。
向卫红坐在炕沿上,手里拿着一件汤福生不知穿了多少年的旧棉袄,正费力地缝补着腋下磨开的大口子。针脚扎进厚实的棉絮里,有些吃力,她时不时得停下来,用牙咬着针屁股使劲往外拔。灯光昏暗,她得凑得很近才能看清。
汤福生坐在桌边,拿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截短得快握不住的铅笔头,正一笔一划地记着什么。大概是今天的工分,或是家里的开销。他眉头紧锁,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跟空气算账。
屋子里只有针线穿过布料的咝咝声和铅笔头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向卫红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看着丈夫专注算计的侧脸,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开口:福生……
嗯汤福生头也没抬,眼睛紧盯着本子上的数字。
俺……俺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向卫红的声音有些发紧。
汤福生这才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啥事
就是……那天孔大嫂说的缝纫机……
向卫红的声音越来越低,俺琢磨着,要不……咱也想想法子
汤福生手里的铅笔啪一声顿在本子上,他猛地抬起头,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想法子想啥法子咱家啥条件你不知道那玩意儿一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