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八回
忧转喜李纨认外甥
苦换甜雪雁迎夫君
这日是端阳佳节,按习惯书馆放假一天。秋华、秋实闲来无事,就到留园去玩耍。早上,晨雾慢慢散去,旭日冉冉升起,朝霞光辉瑞霭,显得温谐祥和。园内,杜鹃虽已凋谢,榴花却竞相怒放,透发出阵阵芳香。渐渐煦热的阳光,开始让人有点出汗,双秋姐妹想在石榴树下的石椅上歇息,走近一看,一位二十岁上下的青年正在石榴树下挥墨泼彩。他把留园一角描绘得栩栩如生,画面上出现两个妙龄少女,在画的右上角写有《雪梅香》一首:
景无限,回廊曲折尺三千。古林交柯外,幽幽秀竹绵绵。滕木音明瑟亭上,石山丹桂木樨边。曲池处,远翠司亭,流水涓涓。婵娟。石榴下,一对裙姝,咋似娥仙。曲径三峰,小桥碧水花前。忽见香风吹丝发,比如西子下云天。人钦慕,更羡男儿,相遇由缘。
秋华仔细端详画中的女孩,不就是咱姐妹俩再品味词中的语句,于是问:先生,你的书画功底实在了得,这幅画不错!请问,丹青中的人是谁
画得不尽如人意,请多多包涵!画中的佳人,本想是写你两位小姐。青年说。
干吗要画我们俩秋华问。
红花要有绿叶扶。留园虽美,还需美女映衬!青年笑笑说。
谢谢!谢谢你看得起我们!总不会是讥笑吧秋华说。
岂敢岂敢!你俩确实会给榴花增色、给留园添彩。青年赞美道。
过奖了!先生仙乡何处听口音好像不是苏州人氏。秋实说。
在下是武昌人氏。青年说。
武昌是好地方,扬名于世的黄鹤楼就在你的家乡秋华好奇地说。
你去过武昌游过黄鹤楼青年问。
没有没有,只是从崔颢的诗中得知的,听说而已,不过十分向往。秋华说。
以后方便时可邀两位小姐一游,小弟愿做向导。青年说。
谢谢!先生你是来苏州览胜的吗秋华问。
说是也不完全是,实则是来做买卖的,南方人叫做生意吧!青年道。
做什么生意来的秋华说。
来这里一年了,经过前期的筹备,正在操办一个苏州刺绣坊。青年说。
真了不得!这么年轻就做这么大的生意。筹备起来好费工夫吧秋华说。
还算顺利,大体筹办就绪,只是尚少人手,尤其需要一个擅长作画的助手。青年如实地说。
要什么样的人做助手女孩子行吗秋实好奇地问。
绣坊一般传男不传女,不招女孩子。可我不这么想,特别像两位小姐这般的品貌。当然还要有一定的学识,特别是在书画上有所擅长。青年诚心地说。
条件好高呀!你看我俩行吗秋实说。
看你俩的外表气质无可挑剔,不知书画功底怎样要试试才行。青年说。
是嘛那让我俩来试一下,如何秋华说后,就从他的手中接过纸墨,也用写意的笔法,从另一角度勾画留园:以假山和荷塘为背景,亭台楼阁、回廊曲径入画间,着重描画一株盛开的石榴树下,有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作画。整个画面简洁明快、笔墨传神,尤其是那青年画得英俊神气。她一气呵成,只用了两炷香的时间作就,并在左下方和上《风入松》一首:
故胥刘宅有名园。琼阁玉亭轩。回廊曲折通幽处,小砌桥、流水涓涓。苞绽竞馨花朵,竹林萋草秋千。东厢南侧粉墙边。池藕绿荷颠。风姿潇洒男才俊,若潘安、娴女称然。君使留园添色,石榴荫下青年。
这位青年边看边夸道:好好好!真妙笔,有疏有密,有景有韵,有人有情,果然是字画若人,人美,画美,文美,字也写得美!是位难得的才女,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