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十八回
人热泪盈眶,依依难舍。

    之后,李纨她们先后到玄武湖、莫愁湖、雨花台、夫子庙等名胜古迹,留下一些诗词,不作一一表述。

    宝钗她们经过四五天消遣后,再用一些时间帮助贾道备考。她们在江宁一宿十多天过去了。想到扬州还有不少事需要料理,宝钗就匆忙地离开南京,回到林府。

    她在扬州没住几天,预计梅菲将要分娩,又马不停蹄地前往苏州,刚好赶上梅菲临产。宝钗一踏进门去,便听见哇哇哇的婴儿啼哭声,见菲儿已做母亲,得了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就欣喜地对产后事宜作了些交代,以保证她们母子俩的平安健康。

    梅菲的孩子尚未满月,忽报薛芬快要生产。宝钗领小红又急忙赶到湖涯村,见文茵、史英等已经到达,周香始终守候在舅妈身旁。宝钗见薛芬肚痛厉害,知孩子即将临盆。

    由于准备就绪,助产大夫已提前守候,无须宝钗操心。在她们到达后不到一个时辰,孩子就顺利降生了,可以说十分快便。宝钗一听孩子的哭声,便知是个女娃,抱起仔细瞧瞧:既像薛芬,也像平儿,是个很标致的囡囡。

    小红极为勤快,已连续值侍过几个月里,积累了些经验,就帮着熬姜汤、煮鸡蛋、烧点心等等,做得干脆利落、有条不紊。

    此时,宝钗见一位健朗清俊的青年男子轻步进来,向薛芬表示贺喜,与周香传了眉目之情!

    这青年与贾施同村,与平儿同姓,叫施家华,现年二十有七,大周香几岁。他身材匀称挺脱,五官轮廓分明,看上去既儒雅腼腆、又豁朗乐观,曾参加过乡试,考了个秀才。他娶过妻子,不幸在上年罹病身亡。父母为他续妻的事,费了不少心思,给他介绍过多个姑娘,但都无果而终。

    施家华自见到周香后,就心思牵挂,曾托人做媒,想娶她为妻。当时,周香以为他家居乡下,只是秀才出身,嫌其门第欠高,未予答应。薛芬、贾施却认为他很不错,怕过了这村没有下店,于是说:施家华无论是家况、人品、才貌都很不错,我俩认为是比较般配的。

    人倒能接受,只是普通人家,不过是个秀才!周香支吾。

    他的家境比较富裕,在全村是数一数二的了,虽然不是官宦人家,可称得上当地的名门望族,门第也不低呀!贾施说。

    要当官的干吗!我可称得上官家小姐,偏要嫁给放牛娃;梅菲是知府千金,要嫁给当时的小商人;还有秋实、文茵和周芳,都是官府千金,她们都心甘情愿地嫁给平民百姓。何况是你薛芬说。

    其实嫁给做官的反而不好,他们有三妻四妾,有明的暗的,往往把你打入冷宫。你还要为他担惊受怕,搞不好连累全家!贾施道。

    在舅父母的开导下,周香的态度有了微妙变化:回想起当时一心追逐名利地位,一意孤行地嫁给贾霓,结果落得个苦果自食;每回忆起这段经历,仍伤筋切肤、不堪回首,教训深刻。特别在舅父家的这些天,亲眼目睹了他们恩爱夫妻平凡生活的趣味,开始感悟到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和人生平淡才是福的理意,意识到平民百姓才是人间真情。

    一天,周香在湖边洗衣,一个书童模样的人走到她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她,一话未说便走开了。她揩了揩湿手,拿起一看,见是施家华写的言情绝句:

    洗衣玉女在湖边,淌起微波碧水妍。

    疑是云中天外客,鹊桥可渡月琼仙!

    他把周香比作天仙、玉女。她心中顿觉甜意绵绵。这种来自异性的赞美,比通过媒婆夸耀来得直接,带着阳刚的气息、直闯心腑,她油然地对家华产生了好感,觉得嫁给他是会待你好的,能够长相厮守。她当晚挑灯磨墨提笔,也作诗一首:

    绿水湖边诗信收,君情妾意两相投。

    斜风细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楼再梦简介 >红楼再梦目录 > 第六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