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直行走在一条精心铺设的道路上,却突然发现脚下可能是万丈深渊。
第七章:稻草:关键提案的失败与替罪
压垮骆驼的,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对我来说,这根稻草,是一个名为绿源生机的有机食品品牌的全案推广项目。
这是公司下半年最重要的比稿之一,客户预算充足,品牌理念也很有潜力。张显把这个项目的核心策划任务交给了我,这在当时的我看来,既是巨大的压力,也是一个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如果这个项目做好了,也许就能真正得到他的认可,摆脱那种不行的魔咒。
林薇,这个项目就靠你了。张显把厚厚一叠客户资料递给我,表情是少有的严肃,客户要求很高,时间也很紧。你务必全力以赴,拿出最好的方案。
我像领了军令状一样,把所有精力都扑在了这个项目上。那段时间,我几乎是以公司为家,每天查资料、做分析、想创意,熬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张显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他会时不时地过来指导我一下,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建议。
现在回想起来,他的那些指导其实充满了陷阱。
比如,在确定核心创意方向时,我提出了两个方案,A方案比较稳妥,符合客户一贯的调性;B方案更大胆,更有话题性,但风险也更高。我个人倾向于A方案,但张显力排众议,坚持让我主攻B方案。我们是星灿,要做就做有突破性的东西!风险我来担,你大胆去做!他当时说得斩钉截铁。
在准备提案PPT时,他对我做的市场分析数据提出了质疑。你这个数据来源不够权威,我这里有更精准的内部数据,你用我的。他发给我一个加密文件。我当时感激涕零,觉得他真是把核心资源都分享给我了。
提案前一天晚上,我们整个项目组都在通宵完善PPT。张显最后审稿时,对其中关于媒介投放策略的一页不太满意,他亲自上手修改,调整了几个关键渠道和预算分配。改完后,他把最终版本发给我,让我第二天直接用这个版本去提案。
提案那天,我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客户方来了好几位高层,表情严肃。我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解。
起初还算顺利,但在讲到核心创意(也就是张显力主的B方案)时,客户的眉头明显皱了起来。到了市场分析部分,一位客户直接打断我:林薇小姐,你引用的这个市场份额数据,跟我们掌握的情况出入很大啊,能解释一下来源吗
我当时就懵了,下意识地看向坐在旁边的张显。他却像没事人一样,示意我继续。我只能含糊其辞地说数据来自内部渠道。客户的脸色更难看了。
最致命的是媒介投放策略部分。当我讲到张显修改后的渠道和预算时,客户方的市场总监直接冷笑一声:星灿就是这样给我们做方案的这个核心渠道的选择,完全忽略了我们目标用户的触媒习惯,预算分配也极其不合理。恕我直言,这份方案,非常不专业,甚至可以说是外行。
整个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固了。我感觉自己的脸烧得厉害,大脑一片空白。后面的内容,我几乎是语无伦次地讲完的。
结果可想而知,我们惨败。
回到公司,气氛压抑得可怕。大老板把张显叫去办公室,谈了很久。等张显出来,脸色铁青。他没有立刻找我,而是召集了整个部门开会。
在会上,他痛心疾首地总结了这次失败:这次‘绿源生机’的项目,我们准备了很久,但结果非常令人失望。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主要在于前期策略方向的偏差,以及方案细节的粗糙!
然后,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我:林薇,这个项目主要由你负责。我之前反复强调过,做方案要严谨,要贴合客户需求,不能想当然!你看看你做的市场分析,数据都是错的!还有那个媒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