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权的机会。他拿起内线电话:老王,来我办公室一下。
接下来的谈判,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充满了暗示、试探和妥协。老王果然暴跳如雷,指责我不懂规矩、撬单,甚至暗示业主是他多年的关系户。我则死死咬住我的客户报价,拿出数据反复论证其合理性。张强则在中间扮演着调停人的角色,时而安抚老王,时而敲打我,但明显能感觉到,他的天平在向着快速成交倾斜。
最终,僵持了整整两天,在张强直接给业主(通过老王转接)打了几个含糊其辞却又暗示市场不等人的电话后,老王终于松口了。成交价比我最初的报价高了五万,但依然远低于他最初的暗示价,并且在我承受范围之内。
签下购房合同的那一刻,我握笔的手都在微微颤抖。不是激动,是后怕,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走出签约室,老王冷冷地瞥了我一眼,那眼神像淬了冰,带着毫不掩饰的怨恨。我知道,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但这一切,在拿到那本红色的房产证时,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我和李静一起,将写着我们名字的房产证放在家里那张旧餐桌上时,她捂着嘴,眼泪无声地滑落。小宝还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好奇地摸着那本硬壳证书,问:爸爸,这是新家的户口本吗
对,这是我们新家的身份证。我搂住妻儿,声音有些哽咽,眼眶也湿润了。那一刻,积压在心头两年多的巨石终于被搬开,阳光仿佛第一次真正照进了这个家。我觉得,之前所有的委屈、挣扎,甚至那些不得不耍的小聪明和灰色手段,都值了。
然而,这本房产证的重量,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无形中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我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将我的数据驱动方法论发挥到极致。我不满足于只做二手房,开始涉足新房代理、商铺租赁甚至是一些小型商业地产的买卖。我的分析报告,从最初的简单图表,升级为包含市场趋势预测、投资回报分析、风险评估的综合解决方案。
我不再是那个只会被动接受信息的买房者,而是成为了一个能够解读市场、影响决策的专家。我的客户群体也在悄然变化,从最初的刚需小白,逐渐扩展到改善型、投资型客户,甚至一些小企业主。
业绩,成了我能力最直观的证明。拿下金色阳光的那个月,我凭借最后几天的冲刺和之前积累的单子,第一次反超老王,登顶了月度销售冠军。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势如破竹,连续蝉联销冠,佣金收入屡创新高,甚至打破了区域的记录。
陈哥、陈老师的称呼彻底取代了老陈。我在区域小有名气,公司高层也注意到了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奇兵。张强对我愈发倚重,一些难啃的骨头、利润丰厚的大单,都优先交给我处理。老王则彻底沉寂了下去,虽然还在店里,但锐气大挫,看我的眼神也从怨恨变成了某种复杂的忌惮。
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我换了一辆体面的德系轿车,李静也安心辞去了工作,准备迎接小宝的小学生活。我们甚至开始计划每年一次的出国旅行。看着银行账户里不断跳动的数字,看着家人脸上重新洋溢的笑容,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和成就感。这种直接、粗暴的回报方式,远比过去在格子间里写代码、做报表来得刺激,甚至让我有些……沉迷。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高处不胜寒,风也更烈。销冠的荣耀背后,是更高的业绩指标、更长的加班时间、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我成了公司的明星,但也成了众矢之的。我的手机一天
24
小时响个不停,微信提示音像催命符。带看、谈判、签约、处理投诉、参加各种培训和会议……我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