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保护中心:他们想把你的针法录入传承数据库。

    风轻轻掀起她的围巾,露出里面的烫伤疤——和绣娘、张大师的位置一模一样,原来他们都是当年绣庄大火的幸存者,他们也都在为苏绣的传承默默努力着。

    手机突然震动,是二叔发来的消息:你爸的住院费,二叔会想办法。

    附带的照片里,爸爸床头的催缴单已被划掉,小芸正红着眼给他削苹果。

    我摸着绷架上的并蒂莲,突然明白,有些误会就像纠缠在一起的绣线,但只要顺着心的方向,终能织出真相的美丽图案。

    夜市的灯火在远处闪烁着,像天上的星星落入了人间。

    我看见穿堂风掀起礼堂的窗帘,《并蒂莲开》的投影正映在穹顶,莲心处的血线格外清晰。

    那是奶奶的印记,是我的印记,更是所有绣娘在时光里留下的深深印记——无论多少波折,传承的针脚永远不会断裂,只会在岁月的长河里越织越密,越绣越亮。

    23

    这一晚,我收到了人生中第一份非遗传承人的聘书,也接到了小芸的道歉电话。

    她说起太奶奶临终前的忏悔,说起当年那场大火中,奶奶如何用身体护住了绣谱。

    电话最后,她轻声说:其实,你的绣线,是我偷偷帮你催的快递。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五味杂陈,那些曾经的怨恨和不满,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夜色渐深,我轻轻摸着银顶针上的刻痕,那是奶奶名字的缩写。

    绷架上的并蒂莲在月光下舒展着花瓣,花瓣边缘的水路留白里,隐隐透出两行小字:一针一线承旧梦,半丝半缕织新章。

    这是奶奶当年未完成的绣稿题字,此刻却成了我人生新的注脚——原来真正的峰回路转,从来不是比赛的输赢,而是在传承的路上,终于学会了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和解。

    24

    工作室的落地窗外,细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着,像是一群翩翩起舞的精灵。

    我握着银顶针的手悬在绷架上方,眼前摊开的设计稿上,并蒂莲的花瓣边缘晕着霓虹色的渐变——这是合作方要求的国潮改良方案。

    我指尖轻轻划过电脑屏幕,收件箱里37封合作邀约邮件闪着红点,最上面的来自非遗创新实验室,附件里的商业计划书用加粗字体标着:年销售额破千万。

    这些数字和方案,既让我看到了苏绣传承的新机遇,又让我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晓姐,第一期刺绣班的报名人数超过预期了!实习生小羽抱着平板电脑,兴奋地冲进工作室,她的脸颊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

    屏幕上是报名表单的实时数据,看着那不断增加的数字,我心里满是喜悦。

    有个穿香奈儿的女士留了言,说她姓……小羽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推门声打断了。

    小芸裹着羊绒大衣站在门口,和以前相比,她像是变了一个人。

    指甲上的朱砂色指甲油换成了素白,眼神里也少了几分从前的尖锐,多了些柔和。

    她手里攥着个红木匣子,看上去有些紧张。

    我能看看奶奶的绣谱吗她的声音轻得像雪,生怕惊扰了什么。

    我看着她,又摸了摸绷架上未完成的《新荷》,绣线在晨光里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那是用奶奶的劈丝穿针技法绣的,却在叶脉里藏了电路板纹路的暗纹,这是我对传统与创新结合的一次尝试。

    我点点头,打开了红木匣子。

    瞬间,檀香混着淡淡的霉味扑面而来。

    泛黄的《吴门绣谱》原件安静地躺在丝绒衬里上,扉页的林淑芳印朱砂章旁,多了行小楷:赠小芸,愿针法如莲,开合有时——是陈薇的导师代奶奶写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针一线承旧梦》简介 >《一针一线承旧梦》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