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入秋那天,军区派来工程队。我站在竹林边,看他们用金属探测器一寸寸扫过土地,陈师长蹲在第三棵老竹下,手里攥着爷爷的旧军刀:老班长当年说,等战争结束,要在雷场种满白桦树,让牺牲的战友回家时有路标。

    刀刃插入泥土的瞬间,金属探测器发出蜂鸣。工兵小心地扒开浮土,露出个铁皮盒,漆着已经褪色的保密字样——是爷爷当年的勘察箱。打开时,里面除了泛黄的图纸,还有本血字日记,纸页间夹着片白桦树皮,上面用针刺着:1987年7月15日,替小张踩中连环雷,右腿废了,但图纸保住了。

    日记最后一页写着:2005年春,丽丫头说想当老师,后山竹林的土够肥,能种二十棵梧桐树,等她毕业回来,教室就该盖好了。墨迹在教室两个字上晕开,像滴过水珠的痕迹。我摸着纸页上的折痕,突然听见山下传来汽车声,几辆大巴车停在村口,下来的人都穿着旧军装,胸前别着和爷爷同款的军功章。

    老班长的战友们。陈师长站起来敬礼,为首的老人瘸着腿过来,右裤管空荡荡的——是当年被爷爷救下的新兵小张,现在的退休军长。他摸着勘察箱上的锈迹,声音哽咽:老班长总说,他这条命是战友用雷场图换的,所以这辈子,哪怕死,也要守着这片地。

    中午在村委会吃饭时,退役军人们突然集体起立,对着墙上的爷爷遗像敬礼。阳光穿过窗棂,照在他们斑白的鬓角上,像极了那年爷爷下葬时,松树林里飘着的细雪。小张军长掏出份文件:根据新修订的《烈士褒扬条例》,我们申请将后山雷区遗址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丽,你愿意当讲解员吗

    话音未落,村口传来争吵声。穿西装的男人举着摄像机,身后跟着几个举着还我投资款的村民——是赵德贵的前财务总监,现在在搞网络直播,说要曝光军方强占村民土地。我认出他手腕上的金表,正是赵德贵送给他的年终奖。

    大家看,他把镜头对准工程队,他们正在挖掘烈士的宅基地,说是找什么文物,其实是——话没说完,小张军长突然转身,对着镜头亮出自己的残疾证:1987年,我在这片雷场失去右腿,救我的老班长,现在躺在后山的白桦林里。你要是觉得烈士的地该用来盖养老院,我这条腿,就跟你换。

    直播画面突然卡顿。村民们看着军长空荡荡的裤管,有人认出他就是电视里常出现的排雷英雄。财务总监的镜头往下移,对准我手里的血字日记,当丽丫头的教室几个字出现在屏幕上时,弹幕突然刷满:这才是该守护的东西赵德贵骗我们说盖养老院,原来是挖雷场走私。

    8

    雪中誓言

    教育基地奠基仪式那天,后山飘起了今年的初雪。我穿着爷爷的旧军大衣,站在新立的纪念碑前,碑身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爷爷和战友们的排雷事迹。陈师长带来的白桦树苗已经栽满山坡,在风雪中挺直了腰杆。

    下面,有请刘丽同志讲述烈士事迹。主持人的声音落下时,我看见台下站着几个穿校服的孩子,其中一个女孩的马尾辫上,别着和我当年同款的铁皮发卡。展开爷爷的血字日记,墨迹在雪光下格外清晰,第一页写着:1969年入伍,班长说,军人的责任,就是让身后的人能安心种地、读书。

    讲到1987年排雷时,人群突然骚动。穿黑风衣的女人带着俩戴墨镜的男人闯进来,脖子上的珍珠项链在白雪中泛着冷光——是赵德贵的老婆,刚从国外回来。刘丽,她踩着高跟鞋过来,我丈夫已经认罪,你就不能高抬贵手那片溶洞开发权,我们赵氏集团早就——

    早就买通了李书记和周所长我打断她,掏出手机调出段录音,是赵德贵在看守所的哭诉:老婆你快跑,他们在查你转移到国外的三千万,还有当年在雷场埋的炸药——女人的脸瞬间惨白,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爷爷被打死后,军区长官暴怒简介 >爷爷被打死后,军区长官暴怒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