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七娘当年翻墙时展露的明媚如出一辙。
1938年8月27日
12:30
防空洞的水珠滴进显影盘,奉天布防图在相纸上渐渐清晰。我摸着翡翠坠子的裂痕,突然发现弹道轨迹与七娘当年画的铁路线完全重合。暗房木箱里散落的子弹壳,叮咚拼出莫尔斯电码——望舒。
记者同志!译电员撞开门时的冷风掀飞照片,刚破译的日军密电,他们在找穿西装的女记者!
我按了按胸前的氰化钾胶囊,七娘的声音穿越六年时光在耳畔炸响:要是被俘,我会先烧了瞳孔。
1938年8月28日
03:45
夜袭的照明弹照亮战壕,我佝偻着冲洗最后一批照片。显影液里的铁路桥突然扭曲成林家老宅的连廊,七娘正踮脚把密信塞进画眉鸟的食槽。
小心!警卫员把我扑倒时,子弹穿透他肩胛骨的血喷在定影液里。我滚进弹坑的瞬间,怀表盖子弹开露出小照片——七娘穿着我的西装站在巴黎铁塔剪影里,那是我们用暗房技术合成的虚像。
1933年夏
暗红色灯泡在头顶摇晃,七娘的手指第一次触碰放大机:这样就能把咱俩印到天上去我们曝光合影时,祠堂突然传来砸门声。我把她锁进暗柜前,往显影液里倒了整瓶定影剂。
记住这个味道。我对自己柜门道,以后闻到定影剂,就当是闻到我的香水味,这样你就不会害怕了。
1938年8月29日
05:20
我蜷缩在铁道桥墩下,日军的狼犬吠叫逼近。当手电筒光束扫到藏身点时,翡翠坠子突然折射出诡异绿光——就像那年七娘用夜光涂料标记的密道。
子弹打入肋骨的瞬间,我竟想起教七娘跳华尔兹的午后。她绣鞋尖的珍珠划过留声机唱片,在勃拉姆斯圆舞曲里刮出命运错位的杂音。
快...走...我对着虚空呢喃,分不清是对小战士还是对记忆里的七娘。怀表里的氰化钾胶囊滚进血泊时,远处突然响起熟悉的冲锋号——好像七娘用过的黄铜唢呐吹响的军号。
5
七娘视角
第五章
七娘视角
我剪断裹脚布那夜,南京城的火光把林宅天井染成血红色。翡翠坠子摔碎在青砖地上的脆响,惊醒了梁间沉睡二十年的家燕。
静笙还在等我,我不能就这样永远困在这四四方方的高墙里。
我又去了祠堂,老爷在里面念经。我趁他不注意,把剩下的的断簪向老爷刺去。
翡翠断簪扎进老爷喉管的瞬间,血溅上祖宗牌位的烫金姓氏,卖国贼有什么颜面诵经。
我踩着染血的裹脚布跨过尸体,精钢脚链拖过青砖地的声响,惊醒了蜷缩在门外的三姨太。
都进来。我扯开祠堂供桌的黄绫,暗格里的勃朗宁手枪泛着冷光——这是静笙最后一次探亲时藏的。五姨娘颤抖的手指刚触到枪管,突然发狠似的扯落满头珠翠:我去烧了纳妾文书!
更声敲过三响时,林宅三十七间房同时亮起烛火。我站在静笙当年翻墙的紫藤花架上,看着穿灰布衫的丫鬟们穿梭在连廊:
绣房里的苏绣机绷着军用地图,金丝鸟笼关着昏迷的日军参谋,炖燕窝的紫砂罐煮着硫磺火药。
静笙,林宅早已不是当初的林宅,我会替你守好你的家。
七娘...曾经挨过鞭子的厨娘递来账本,封皮下压着静笙从战地寄来的《论持久战》,地窖清点完了,六十担粮食够撑三个月。
我摸着供桌上带血的《女诫》,就着烛火点燃扉页。火舌蹿过贞静贤淑四个字时,后院突然传来枪栓声——是看门老仆在教小丫头们装弹,他瘸腿的姿势和静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