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谷。
我力气小,但跑得利索。
把新打的谷子装在小背篓里,一趟趟往家里背。
落雨天抢收,奶奶拿着地肤草扎的长扫帚归拢稻粒。
我就拿着高粱穗儿扎的短扫把快速收尾。
夜晚凉风习习,一家人就坐在屋前,在路灯下的院子里搓苞谷。
我就熟练地把橡胶鞋底朝上,绑在凳子脚上。
爷爷用一字螺丝刀,在苞谷上钻出一条道儿,我就拿过来哼哧哼哧地开搓。
有时累了,抬头看见满天繁星,我好奇地问:
奶奶,我为什么叫陈望星啊
奶奶笑着说:问你爷爷吧,为了给你取名,愁了整整三天。
老头颇得意:你看这天上的星星好亮嘛,我希望我们望星娃儿将来可以活得啊,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亮晶晶的。
这句话,支撑我走过很多年。
后来,每当我觉得生活艰难的时候,都会抬头,看一看夜空。
5
一转眼,时间就晃到了初中。
我开始对英语感兴趣。
但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将来我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翻译家。
那时电视上的英语节目,每天播两遍,上午一遍,下午一遍。
可电视不能倒放。
第一遍我只有快速地记,第二遍才有时间检查。
以前农村的电视要靠室外天线接收信号,完全没有现在的网络电视方便。
很多时候,我正看得专注,画面就突然消失,只剩一片雪花和沙沙的杂音。
我急得大喊:爷爷,快帮我转天线。
天线安在院坝里,用一根竹竿撑着,高过房顶。
爷爷闻言马上放下手里的竹编活儿,一边慢慢转动竹竿,一边朝我回喊:画面出来没得
有是有了,可过不了多久,一阵风吹又没了。
爷爷干脆支个小板凳,在天线底下守着。
后来,我十五岁生日那一年。
他们送了我一台可以随身携带的磁带播放机。
我红着眼眶,颤着手接过。
那个时候这种东西算时髦玩意儿,至少得卖二百多,我不知道他们是多么辛苦才省下的钱。
奶奶揽过我,沟壑纵横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这台磁带机陪我走完了我的高中时代。
我用它听完了《老友记》,学唱英文歌。
当初嘲笑我成绩差的同村小孩看见了也想要,他态度傲慢。
什么东西,陈望星,给我也玩玩儿。
我坚决不给,这是爷爷奶奶送给我的,玩坏了就没有了。
他大声骂我,小气鬼,差成绩,谁稀罕!
拿个破烂玩意儿做样子给谁看,反正又读不了高中,还不是浪费你爷爷奶奶的钱。家里大人牵着他走远,你奶奶也是可怜哟,摊上你爷爷那么个病秧子,还有你这么个讨债鬼!
6
果然我初三那年,爷爷的病越发严重了。
咳嗽的时候,一口气半天都喘不匀。
喉咙里总是嚯嚯的,像包着一团叽叽喳喳的麻雀。
奶奶要干活。我负责找乡医给爷爷抓药。
爷爷吃了药,只有头几天见好,过后又难受起来。
打扫他房间时,我在地上的浓痰里发现了血丝。
我吓坏了,第一次给远在广东的爸妈打电话。
爸爸,爷爷病得好严重,你和妈妈快回来看看他吧。
电话那边我爸指责我说:还不是被你上学拖累的,你要是懂事一点,听我们的,你爷爷也不至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