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应以才能和德行为重,而非出身。

    林悦目光坚定且温柔,声音轻缓却有力:皇上,永琰自幼勤勉好学,心怀百姓疾苦。儿时便常问臣妾,为何世间有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臣妾便教他仁德治国之道,他皆铭记于心,且立志要成为明君,让天下苍生皆能安居乐业。此次江南水患,他主动请缨,虽未亲身前往,却日夜研读治水典籍,为赈灾大臣出谋划策,其心之诚、其智之敏,皆是有目共睹。若因出身而埋没如此贤才,实乃大清之憾啊。

    乾隆皇帝听着林悦的话,心中感慨万千。他起身踱步,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永琰成长的点点滴滴,从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到如今心怀天下的少年,每一步都凝聚着林悦的心血与期望。良久,他长叹一声:悦儿,你所言朕岂会不知。只是这朝堂与后宫,关系错综复杂,朕若强行立永琰为太子,恐生诸多事端。

    林悦盈盈下拜,眼中闪烁着泪光:皇上,臣妾不求永琰能一步登天,只愿他能得一个公平的机会。若因臣妾出身而连累他,臣妾愿自请贬入冷宫,只求皇上莫要因他人之言而错失贤才。

    乾隆皇帝赶忙上前扶起林悦,将她紧紧拥入怀中:悦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朕怎会因你而舍弃永琰。你放心,朕心中自有决断。

    然而,后宫与朝堂的风波并未就此平息。那些心怀嫉妒的嫔妃们见林悦在皇帝面前为永琰求情,更加变本加厉。她们联合起来,在太后面前哭诉,说林悦仗着皇帝宠爱,妄图让自己的儿子越过嫡子登基,有违祖宗礼法。太后本就对后宫干政之事心存不满,听闻此言,心中大怒,立刻传召林悦。

    林悦深知此次太后召见凶多吉少,但她毫不畏惧,坦然前往慈宁宫。一进殿,太后便厉声喝道:悦贵妃,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撺掇皇上立庶子为太子,你眼中可还有祖宗礼法,还有哀家这个太后

    林悦不慌不忙,跪地行礼后说道:太后娘娘息怒,臣妾从未有过撺掇皇上之意。臣妾深知后宫不得干政,只是永琰乃皇上血脉,他一心为国为民,有成为明君之相。臣妾身为母亲,只盼他能得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为大清江山社稷尽一份力。若太后娘娘认为臣妾此举有违礼法,臣妾愿受惩罚,但求太后娘娘莫要因臣妾之过而埋没贤才。

    太后见林悦言辞恳切,态度坚决,心中也不禁有些动摇。她沉思片刻后说道:哀家念你一片慈母之心,暂且不追究你的过错。但立储之事,关乎大清百年基业,绝非儿戏。你若真为永琰好,便让他安心做好自己的皇子,莫要再起非分之想。

    林悦谢过太后后,心中明白,要化解此次危机,还需从长计议。她回到宫中,与永琰彻夜长谈。她告诉永琰,此次风波乃是他成长路上必经的考验,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坚守自己的初心。

    永琰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愧疚与感动。他紧紧握住林悦的手,坚定地说道:母妃,儿臣明白。儿臣定不负您的期望,无论能否成为太子,都会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对百姓有用的人。

    在林悦的鼓励下,永琰并未因册封风波而气馁,反而更加勤奋努力。他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了解民间疾苦的根源,并将所见所闻整理成册,呈给皇帝。乾隆皇帝看着永琰呈上的奏章,心中愈发欣慰,对永琰的认可也愈发坚定。

    与此同时,林悦在后宫中也开始了新的布局。她深知,要为永琰扫清障碍,不仅要在皇帝心中树立他的形象,还要在后宫与朝堂中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她开始主动与一些中立的嫔妃交好,以自己的智慧和善良感化她们,让她们明白永琰的贤德与大清未来的希望息息相关。

    在朝堂上,林悦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那些清正廉洁、心怀百姓的大臣们提供支持与帮助。她深知这些大臣是大清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支持对于永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宫悦影:从绝望深渊到荣耀之巅简介 >清宫悦影:从绝望深渊到荣耀之巅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