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级的腌制技艺,让我对酸菜的理解更加深入。
不仅是味道,还有营养成分的保留,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的活性等等。
我可以根据不同的食材(比如萝卜、豇豆)调整配方和工艺,开发更多口味。
而工业化生产管理和品牌营销知识,来得正是时候。
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已经跟不上订单量了。
我想扩大规模。
把村里闲置的小学校舍租下来,改建成标准化的食品加工厂。
聘请村里的乡亲们,进行培训,按标准流程操作。
统一采购原料,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检测。
这个想法,得到了村委的大力支持。
他们帮我协调场地,办理手续,甚至还申请了政府的扶持资金。
工厂很快建起来了。
我运用系统给的知识,设计了合理的生产线,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
同时,我开始尝试开发新产品。
泡椒凤爪、酸豆角、剁辣椒……都是以我们家传的腌制发酵技术为核心。
林家铺子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
品牌形象也需要提升。
我利用[品牌营销与推广]的知识,开始策划一些线上活动。
比如,晒出你的酸菜创意吃法、寻找最美家乡味等等。
我还联系了一些对口的带货主播,进行合作推广。
但我不找那些只看钱、风格浮夸的大网红。
我找的,是那些真正懂美食、愿意讲故事、风格朴实的博主。
效果出奇的好。
林家铺子的口碑,在真实的用户体验和有温度的营销中,持续发酵。
就在这时,我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是市里的农业局打来的。
他们邀请我,带着林家铺子的酸菜,参加下个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食品博览会。
巴黎
国际食品博览会
我握着电话,手有点抖。
几代人守在山里的手艺,真的有机会,登上世界的舞台
7
第五章:走向世界
去巴黎参加国际食品博览会,这对我,对整个林家铺子,甚至对我们村,都是一件天大的事。
兴奋过后,是巨大的压力。
国际展会,不同于国内。
语言不通,标准不同,竞争对手来自全球各地。
我们的产品,能不能被接受
我们的品牌故事,能不能被听懂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异常繁琐。
产品需要重新设计符合国际标准的包装和标签,标注成分、营养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全部需要中英法三语。
需要准备各种资质证明、出口文件。
还需要设计展台,准备宣传物料。
幸好,系统再次给了我帮助。
之前积攒的非遗知识碎片派上了用场。
【使用[非遗知识碎片]x1,获得[跨文化沟通与表达](初级)】
【使用[非遗知识碎片]x1,获得[国际食品安全标准认知](初级)】
虽然只是初级,但足够我应付眼前的局面了。
我加班加点,根据国际标准调整了生产细节,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出口要求。
包装设计上,我保留了原有的风格,但在材质和细节上做了提升,更显精致。
我还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讲述林家酸菜四代传承的故事,配上英法文字幕,准备在展台上播放。
村里人听说我要去法国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