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章 高考风声吹皱一池春水
    傍晚的炊烟刚爬上老槐树梢,刘会计的解放鞋就"啪嗒啪嗒"碾着土坷垃冲进铁器组的院儿。

    他脑门儿上挂着汗珠,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高粱饼,饼渣子顺着指缝往下掉。

    "砚之!"他把门框拍得直晃,"你猜我今儿在县供销社听见啥了?"

    陈砚之正蹲在院儿里修风箱,油黑的扳手在手里转了个圈。

    他抬头时故意耷拉着眼皮:"刘哥这是中了彩票?

    瞧把您急的。"

    "比中彩票还邪乎!"刘会计凑过来,脖子伸得跟鹅似的,声音压得比蚊子还小,"我在副食店打酱油,听见县教育局的老张跟人唠——说是要恢复高考!"

    风箱"嗡"地响了一声,陈砚之手里的扳手"当啷"掉在地上。

    他弯腰去捡,指甲盖儿掐进掌心——前世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科教座谈会,确实拍板恢复高考,12月就开考。

    可现在才10月,消息还在县里打转呢。

    "瞎传吧?"他故意把扳手往石墩上一磕,火星子溅起来,"去年刚说要推荐工农兵学员,哪能说变就变?"

    刘会计急得直搓手:"我骗你干啥?

    老张抽着大前门说,文件都在印刷厂排版了,就等红头章盖下去!"他突然压低声音,"再说你那夜猫子似的劲头,最近总翻《数理化自学丛书》,莫不是早有耳闻?"

    陈砚之弯腰用抹布擦手,嘴角却往上勾了勾。

    等刘会计唠够了,拍着屁股走了,他才蹲在墙根儿掏出烟卷——上辈子他就是没赶上这趟车,重生前还懊悔得睡不着。

    这回,得把这步棋走瓷实了。

    月亮爬上东墙那会儿,窗根儿下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陈砚之刚把煤油灯芯挑亮,就见苏清棠抱着个蓝布包站在门槛外。

    她发梢沾着夜露,怀里的布包裹得方方正正,像是揣着个宝贝。

    "清棠?"他赶紧搬来木凳,"这么晚了,可是出啥事儿?"

    苏清棠坐下时,布包在腿上蹭出沙沙响。

    她解开布扣,露出半张泛黄的报纸剪辑,边角还留着剪刀齿的压痕。"我翻箱底找教案,翻出这个。"她指尖抚过报纸上的铅字,"去年《人民日报》登的,邓小平通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砚之凑近一看,报纸上的字儿有些模糊,却能看清关键句:"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他喉咙发紧——这不正是前世高考恢复的先声?

    "你总说有些事会变。"苏清棠把剪报推过去,发间的茉莉香混着油墨味儿飘过来,"我就想,要是真有这一天,孩子们总得有个准备。"

    陈砚之望着她眼底的光,突然想起前世母亲病床前的叹息:"要是我那会儿能读书......"他喉头动了动,把剪报小心折好收进铁皮盒:"清棠,你这是给咱村点了盏灯。"

    三日后的夜校,村小学的破教室挤得跟蜂窝似的。

    陈砚之站在黑板前,粉笔头"咔咔"敲着写记数字的黑板:"咱今儿不学虚的,就说这加减乘除——王二牛他爹卖鸡蛋,两分钱一个,卖三十个能挣多少?"

    "六毛!"后排的小记把手举得老高,小辫上的红皮筋儿晃得人眼晕。

    这丫头前儿还偷摘队里的黄瓜,今儿倒把铅笔攥得死紧,本子上的字儿歪歪扭扭却规规矩矩。

    "对喽!"陈砚之抽出根铅笔抛过去,"知识就是鸡蛋,攒多了能换钱,能换前程!"底下孩子们哄笑起来,连蹲在窗根儿的张二婶都跟着乐——她那刚记十三的儿子正扒着窗台记笔记呢。

    可没乐几天,晒谷场上就飘起了风言风语。

    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1977从算工分到造遍全球简介 >重生1977从算工分到造遍全球目录 > 第10章 高考风声吹皱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