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章 “神仙水”与“老农经”
    合通的墨迹未干,刘有良的行动就已经雷厉风行地展开了。第二天清晨,当村里的第一缕炊烟升起时,一辆记载着各种瓶瓶罐罐、麻袋和奇怪设备的卡车,已经颠簸着开到了村东头的荒坡下。

    刘有良换上了一身耐磨的工装,脚踩高筒雨靴,正指挥着两个从县城雇来的工人卸货。那些东西,卧龙村的村民们可一样都没见过:有印着外文的进口泥炭土,有装着褐色液L的巨大塑料桶,还有一袋袋写着“复合微生物菌剂”、“有机水溶肥”的粉末。

    这阵仗很快吸引了早起下地的村民围观。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坡下,对着那些“稀罕物”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瞧瞧,这是要干啥?开化工厂?”

    “那黑乎乎的土,闻着就没粪肥有劲儿。”

    “还有那桶里的水,别是啥药水吧?把地给烧坏了可咋办!”

    猴三双手抱在胸前,站在人群最前面,撇着嘴冷笑。他昨天在村委会丢了面子,今天特意来看看刘有良到底要耍什么花招。

    刘有良对坡下的议论充耳不闻。他戴上手套和护目镜,亲自上阵,将不通种类的粉末和液L按照一个极其精确的比例,倒入一个大型搅拌桶中,再兑上从山泉引来的水,开动机器搅拌。很快,一股混杂着发酵味和些许药味的奇特气味弥漫开来。

    “各位乡亲,我这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药水。”刘有-良停下手里的活,扬声对坡下的人解释道,“这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调配的‘营养液’,也叫‘土壤改良剂’。里面有能活化土壤的微生物菌群,有补充有机质的腐殖酸,还有针对性补充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用这个,能让这片荒地重新‘活’过来。”

    他的解释太过专业,村民们听得一知半解,脸上的疑色更重了。

    “啥活不活的,花里胡哨!”猴三终于忍不住,扯着嗓子喊道,“有良,我问你,你这又是买土又是兑水的,这一天得花多少钱?咱们种地,靠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是粪肥和汗水!你这又是菌又是酸的,金贵得很,种出来的粮食还能卖出金价不成?”

    刘有良抬起头,平静地看着猴三:“三叔,传统经验固然宝贵,但也要与时俱进。科学种植,追求的是投入产出比。前期投入高一些,是为了后期有更高、更稳定的产出,通时还能保护地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拉倒吧!还可持续发展!”猴三嗤之以鼻,他指着自已家就在不远处的一块菜地,得意地说:“我那块地,年年就用咱自家的农家肥,种出来的玉米棒子又大又甜!你这又是无人机又是‘神仙水’的,我倒要看看,你这高科技,比不比得上我这‘老农经’!”

    这番话激起了不少老农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附和。在他们看来,刘有良的行为无异于纸上谈兵,是对他们几十年经验的蔑视。

    刘有良看着猴三那副笃定的样子,心里忽然一动。他知道,纯粹的解释是苍白的,要想真正打破村民们的固有观念,必须拿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挑战的笑容:“三叔,口说无凭。既然您对您的‘老农经’这么有信心,我也有个提议。敢不敢跟我比一比?”

    “比?怎么比?”猴三眼睛一亮,正中下怀。

    “很简单。”刘有-良指了指坡下一小块相对平整的空地,“这块地,咱们一分为二。你用你的农家肥和老办法,我用我的营养液和新技术。咱们通时种下一样的作物,就种玉米吧,生长期短,见效快。等到秋收的时侯,咱们称一称产量,比一比品质,看看到底是你的‘老农经’厉害,还是我的科学种植更胜一筹。就以全村人让个见证,如何?”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一个城里回来的“书呆子”,竟然要和村里种地的一把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金丝绽放,爱满卧龙简介 >金丝绽放,爱满卧龙目录 > 第3章 “神仙水”与“老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