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筛风云
州大学校园电子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不同的颜色区块和线条。
“这是我自己做的校园区域划分和初步路线优化模型。”他声音平静,带着理工科特有的条理,“根据宿舍区、教学楼、食堂、活动中心的分布和人流高峰时段,将校园划分为6大核心区和12个子区域。结合兔子快跑现有的电动车和三轮车特性,初步规划了三条环形主干线和若干毛细血管般的支线。”他用激光笔指点着,“比如,从创业基地到最远的北苑宿舍,常规路线需要12分钟。但如果采用我规划的这条b2支线,避开图书馆前的主干道拥堵点,利用实验楼后方的小路,理论上可以压缩到8分45秒。误差范围正负30秒。”他顿了顿,补充道,“这只是静态模型。如果能接入实时订单数据和部分路况信息,效率还能进一步提升。”
清晰的思路,扎实的数据,极强的空间规划能力。林小满几乎立刻看到了张子川的价值——他就是现实版的、不那么科幻的“蜂巢”雏形!她在简历上又画了一个重重的勾,同时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自己放在讲台上的手机,那个标记着“陈默”的文件夹图标安静地躺在屏幕上。
“下一个,周宇。”
周宇走上讲台,动作带着一种会计特有的谨慎。他打开一个excel表格投影出来,密密麻麻的数据立刻填满了屏幕。
“我重点计算了‘兔子快跑’的运营成本模型和盈亏平衡点。”他推了推眼镜,激光笔指向复杂的表格,“核心成本项:车辆折旧(按三年期)、电池损耗、充电成本(校内充电桩费用)、兼职骑手时薪及提成、组长管理津贴、保险费用、系统维护(预估)、意外损耗预留金……”他一项项列出,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根据现有车辆数量和预估的单量增长曲线,我计算出,”他点开另一个图表,“在日均完成120单的情况下,项目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单均成本控制在48元以内,按我们暂定的6元起送费加里程费模式,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他指着表格下方一行加粗的红字,“最关键的是人力成本占比高达58。优化排班、提高单次配送效率、减少空驶率,是控制成本的核心!”
精打细算,数据为王。周宇的展示像一盆冷水,浇灭了部分人因王哲远和张子川展示而升腾的热情,却也给林小满敲响了最现实的警钟——创业不是请客吃饭,是要算账的!她看着周宇镜片后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目光,知道这个“钱袋子”非他莫属。又是一个重重的勾。
陈璐和苏棠也分别做了展示。陈璐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展现了金融系学生的逻辑和沟通潜力。苏棠则结合物流专业知识,提出了初步的订单分拣和集散思路,虽然略显稚嫩,但方向正确。
林小满心中大致有了人选。她合上简历本,站起身,目光扫过台下:“感谢各位的展示,非常精彩。初筛结果会尽快通过邮件通知。下面……”
“等一下!”
一个略显粗粝的声音突兀地打断了林小满的话。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后排站起来一个身材高大、穿着篮球背心、留着板寸头的男生,脸上带着明显的不服气,眼神倨傲地扫过前排的张子川等人,最后落在林小满身上。林小满认得他,大三的赵强,校篮球队的,据说在之前的几个学生组织里都因为脾气冲、不服管待不下去。
“林小满是吧?”赵强抱着胳膊,声音带着挑衅,“搞这么大阵仗,就选这几个大一大二的毛头小子当组长?我们这些高年级的、有经验的,就只配当个跑腿的骑手?”他嗤笑一声,下巴朝王哲远那边扬了扬,“扛几箱水就叫有能力了?画几张地图、算几个数就是人才了?创业是过家家吗?没点社会经验,被人坑了都不知道!”
他旁边几个同样看起来不太好惹的男生也跟着起哄: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