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递着一种坚定的等待,一种温柔的邀请。林晚晴将木钥匙轻轻握在掌心,感受着那份远隔千山万水却依然温暖的情意。
敲门声再次响起,这次是顾明志。半年来,他已经完全适应了瑞士的生活,甚至开始在当地大学修读心理学课程。他不再是那个依赖林晚晴的病人,而是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
林医生,委员会的人找你,关于下周的国际会议。顾明志的眼睛扫过她手中的木钥匙,体贴地没有多问。
林晚晴点头,随他一同前往会议室。走廊上,玻璃窗外的雪景宛如静止的时光,纯白无瑕。六个月前,她带着一颗破碎的心来到这里;六个月后,碎片已然拼合,虽有裂痕,却也因此容纳了更多光线。
会议室里,国际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几位核心成员已经等候。主席格雷森教授微笑着起身相迎:林医生,非常感谢你这半年来的杰出工作。你的基因稳定治疗方案不仅挽救了顾先生,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数据。
林晚晴谦虚地点头致谢,目光扫过会议桌上那份醒目的文件——《国际基因伦理与克隆人权利保障公约》,这是她在瑞士期间参与起草的重要文件,凝聚了她对生命伦理的所有思考。
下周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我们希望你能作为主讲人,分享你的研究和观点。格雷森教授继续道,你的经历和专业背景,使你成为最合适的发言人。
林晚晴微微犹豫:这意味着我需要公开谈论镜像计划的细节。
仅限于已经公开的部分,玛丽亚博士补充,我们尊重你与政府的保密协议。重点是分享你对克隆伦理的见解,以及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守护人性尊严。
顾明志突然开口:我希望能和林医生一起演讲。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他,他坚定地继续,作为一个克隆体,我有权利为自己发声。人们需要明白,我们不是实验品,不是复制品,而是拥有独立思想和感受的个体。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随后爆发出一阵赞同的掌声。格雷森教授激动地说:这正是公约精神的完美体现!双重视角,医生与患者,观察者与当事人。
林晚晴望着顾明志坚定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已经不再需要她的庇护,而是能够昂首挺胸地面对世界。这种成长,或许是她在瑞士获得的最珍贵礼物。
会议结束后,林晚晴独自走向湖边的长廊。暮色中,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脉如同沉睡的巨人,默默守护着这片宁静土地。她从口袋中取出那把木钥匙,在掌心轻轻摩挲。
林医生,顾明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看起来你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林晚晴转身,看到顾明志靠在栏杆上,眼中带着善意的探询。这半年来,他们的关系早已超越医患,成为彼此生命中重要的知己。
是陈医生的礼物,她轻声承认,一把木屋的钥匙。
顾明志若有所思地点头:所以,你打算回去了
我不知道,林晚晴诚实地回答,目光投向远方,有时我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有时又担心一切只是错觉。
恐惧回归是很自然的,顾明志用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分析,毕竟那里承载了太多记忆,无论美好还是痛苦。
林晚晴深呼一口气,冬日的寒意在肺中凝结成一团近乎实质的犹豫: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已经找到答案。当初离开,是为了寻找真正的自己。如今,我是否已经足够坚强,能够面对过去
也许答案并不在远方,顾明志柔声道,而是在你一直以来的选择中。看看你这半年做的一切——治疗克隆体,起草伦理公约,为无声者发声。这些不正是真正的林晚晴吗
他的话如同一束穿透云层的阳光,照亮了林晚晴内心深处的迷雾。是啊,真正的自我不是刻意追寻的结果,而是日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