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点头道:行!这几块我都要了!

    林晚晴心中狂喜,面上却保持着平静,麻利地将剩下的几块肥皂用布包好,递给管家。管家爽快地数出几十个铜板递给她。

    沉甸甸的铜钱握在手中,带着冰凉的金属触感,却仿佛有千斤重。这不仅仅是钱,这是食物,是药品,是全家活下去的希望!林晚晴差点激动得掉下泪来。

    小姑娘,你这‘洁净皂’日后还有吗我家主人若是用得好,许是会长期要。

    管家临走前问道。

    有的,有的!

    林晚晴连忙点头,小女子家住林家坳,若是管事需要,可托人去寻。

    送走管家,林晚晴立刻收了摊。她没有再继续逗留,怀揣着这笔巨款,脚步轻快地往家赶。她得赶紧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

    夕阳的余晖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她摸了摸怀里沉甸甸的铜钱,又想起管家最后的话,心中充满了干劲。肥皂的市场潜力巨大,只要她能改进工艺,提高产量和质量,未来可期!

    芜湖~起飞!

    一个极其现代的词,在她心里悄悄地喊了出来。

    回到家,当林晚晴将那串沉甸甸的铜钱放到桌上时,林大山、赵秀娥和小石都惊呆了。

    这……这真是那‘灰疙瘩’换来的

    赵秀娥颤抖着手去摸那些铜钱,仿佛不敢相信。

    嗯!

    林晚晴用力点头,笑容灿烂,爹,娘,我们有钱买米买盐了!以后,我们还会赚更多的钱!

    那一刻,昏暗的茅草屋里,仿佛都因为这几十文钱和林晚晴眼中闪耀的光芒,而变得明亮了起来。这第一桶金,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给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注入了最宝贵的信心和希望。

    第四章:家庭作坊初长成

    那几十文钱,如同久旱甘霖,让林家紧绷的生活终于有了一丝喘息的空间。

    赵秀娥第一时间去镇上籴了些糙米和一点点盐,还奢侈地扯了半尺粗棉布,准备给正在长身体的林小石补补裤子。看着米缸不再是空空如也,闻着锅里飘出的淡淡米香,一家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松弛。

    但林晚晴知道,这只是开始。要想真正改变命运,靠那一锤子买卖远远不够。必须扩大生产,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

    爹,娘,

    晚饭后,围着昏暗的油灯,林晚晴提出了她的想法,我们得把做肥皂这事儿,正经当个营生来做。建个小作坊。

    作坊

    林大山和赵秀娥对视一眼,有些茫然,又有些隐隐的兴奋。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和作坊这种词沾上边。

    对,

    林晚晴点头,掰着手指头规划,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熬油、搅拌、晾晒的地方,不能总在屋里弄得乌烟瘴气。还需要更多的草木灰,稳定的油脂来源,还有切割、包装的工具……

    她一边说,一边在心里默默盘算。启动资金有限,一切都得因陋就简。但流程必须规范起来,效率才能提高。

    接下来的日子,林家全员进入了创业模式。

    林大山发挥了他唯一的优势——力气。他在自家破茅屋旁边的空地上,用黄泥混合稻草,垒起了一个简易的、仅能遮风挡雨的小棚子,充当作坊。又用几块捡来的破木板,搭了个简易的晾晒架。他还负责每天去村里各家各户收集草木灰,或者去山里砍柴。虽然辛苦,但他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赵秀娥则成了林晚晴最得力的助手。她心细手巧,学习搅拌皂液的技巧很快,还能帮忙控制火候。同时,家里的缝补浆洗、采摘野菜等活计,她也一力承担,让林晚晴能更专注于技术核心。她看着女儿沉静而专注地摆弄那些瓶瓶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全家穿古代:我靠化学富甲一方简介 >全家穿古代:我靠化学富甲一方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