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残卷
月光透过石窟裂缝,在满地箱笼上织出蛛网似的银纹。陆沉舟后背的伤已经止血,苏蘅却盯着他脊梁处那道陈年疤痕发怔——蜿蜒如蜈蚣的痕迹,与记忆里某场大火重叠。
七岁那年...她指尖悬在疤痕上方,西郊别院走水,有个小厮把我推出火场。
陆沉舟正在擦拭陌刀的手顿了顿。刀面映出他骤然幽深的眸子:嫂嫂记性倒好。
碎石堆里突然传来纸张窸窣声。苏蘅扒开破碎的箱笼,泛黄的军报雪片般散落。最底下压着火漆密信,封皮上赫然盖着已故老侯爷的私印。
元庆十二年,太子少保王崇焕私调边军...苏蘅声音发颤,致使陆家军驰援不及...她忽然想起祠堂供奉的那柄断剑,剑穗上还沾着黑褐色的血渍。
陆沉舟夺过密信凑近火折子:当年父亲并非战败,而是被自己人断了后路。他冷笑时牵动背上伤口,好个忠君爱国的太子殿下。
苏蘅正要开口,洞口突然射入一支鸣镝箭。陆沉舟反手挥刀劈落箭矢,箭杆上绑着的杏色丝绦让他瞳孔骤缩——正是苏蘅遗失的玉簪穗子。
看来有人急着找这个。他从箭簇取下绢布,上面画着商队行军路线,嫂嫂的簪子,此刻怕是躺在东宫案头。
第十章
殊途
回到邺城那日,苏蘅在城门看见张贴的皇榜。太子代天子巡狩北疆,三皇子监国理政,陆家商行被钦点为皇商。字字句句,皆是要将陆家碾作齑粉的碾盘。
少夫人,三皇子府送来拜帖。老管家捧着鎏金帖子欲言又止,说是...说是找到了当年西郊别院纵火真凶。
海棠花簌簌落在石阶上,苏蘅望着拜帖上蟠龙纹,忽然记起程九皋死前那句螳螂捕蝉。陆沉舟从影壁后转出,玄色劲装沾着校场尘土:三皇子这是要挖陆家的根。
当年别院大火,我阿娘没能逃出来。苏蘅攥紧袖中半枚焦木梳,若真是有人蓄意...
话音未落,前庭传来兵器碰撞声。十八名黑衣死士破门而入,领头者举起鎏金令箭:奉监国之命,请陆夫人过府一叙!
陆沉舟的陌刀横在苏蘅身前,刀锋在地砖上擦出火星:三皇子这般请人
将军可知这女子真实身份死士突然抛出一卷画轴,泛黄的宣纸上,幼年苏蘅颈间玉佩清晰可辨——刻的竟是前朝宇文皇族的螭纹。
苏蘅踉跄半步。七岁前的记忆如潮水翻涌,她终于明白为何总梦见雕着蟠龙的房梁,为何母亲临终前死死攥着那半枚木梳说快逃。
前朝余孽,其罪当诛。死士剑锋直指,陆将军还要护着吗
第十一章
焚心
烛泪在青铜烛台上堆成小山,苏蘅望着地牢铁窗外的弦月。三皇子将她囚在此处三日,每日只派人来问同一句话:陆沉舟可愿用漠北布防图换你
第四日深夜,墙砖忽然传来有节奏的叩击声。苏蘅贴着墙面细听,竟是陆家商行传递密信的暗号。当她摸到砖缝里塞着的火折子时,终于忍不住笑出泪来——这种时候还记得商行暗码的,除了那人再无其他。
地牢起火那刻,苏蘅顺着密道爬到出口,迎面撞进带着血腥气的怀抱。陆沉舟左肩插着半截断箭,手中陌刀还在滴血:嫂嫂的命,岂是几张布防图能换的
身后追兵的火把如繁星迫近,苏蘅忽然扯下颈间玉佩:二郎可知,当年先帝为何屠尽宇文氏她将玉佩摔向山岩,因为宇文家握着传国玉玺的下落。
玉佩碎裂的瞬间,荧光粉末随风散入夜空。陆沉舟望着逐渐显现在石壁上的星图,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紫微星落,玉玺重光。
难怪...他挥刀斩断追兵射来的箭雨,太子与三皇子争的不是皇位,而是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