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再多钱也没用。

    风波未平,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央厨房的质检员在抽检时发现一批冻品存在异味,追溯系统显示这批货来自合作多年的供应商。我连夜驱车两百公里赶到厂家,刺鼻的腐臭味从仓库门缝渗出。推开门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我胃里翻涌:血水混着冰块在地上流淌,过期标签被随意撕毁。我当场终止合作,却遭到对方威胁:断了我们财路,你也别想好过!

    回到公司,我将所有库存封存,紧急从其他渠道调货。损失近百万的决策引发股东不满,有人在会议上拍桌子:为了这点小事至于吗

    我把现场拍摄的照片投在大屏幕上,声音发颤:如果这些东西进了顾客肚子,我们十年心血就全毁了!

    那次事件后,我建立了双人验货制度,要求采购和质检部门交叉核对,还定期邀请顾客代表参观中央厨房,透明化操作赢得了不少赞誉。

    品牌扩张的路上,竞争对手的打压从未停止。某餐饮巨头推出

    社区便民餐

    计划,价格比我们低三成,还提供免费配送。一时间,分店的客流量锐减,财务报表上的赤字像伤口般刺眼。我带着团队连续一周泡在办公室,分析对方策略时,发现他们的食材品质存在漏洞。林悦熬夜做出对比报告,我们连夜策划反击:推出

    安心食材溯源卡,每道菜都标注供应商信息和质检报告,还联合媒体举办

    后厨开放日。当顾客亲眼看到我们新鲜的食材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后,口碑逐渐回暖。

    但真正的危机来自内部的信任危机。一次高层会议上,财务总监突然爆出惊人消息:某分店店长涉嫌挪用公款。我看着审计报告上的数字,浑身发冷。那个店长是从夜市摊就跟着我的老员工,我曾把他当作兄弟。在办公室对峙时,他红着眼眶:周哥,我儿子重病需要钱,我……

    我别过脸,声音发涩:你可以找我,但不该触犯底线。

    最终,我没有报警,但将他开除。这件事让我明白,感情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我开始完善公司的审计和监督体系。

    随着分店突破二十家,我不得不面对品牌老化的问题。年轻顾客群体流失严重,市场调研显示,我们的装修风格和菜品被评价为

    太传统。林悦提议进行品牌升级,我们聘请专业团队重新设计

    VI

    系统,将店铺装修成简约时尚的风格,还推出创意菜品。研发新菜的过程充满艰辛,有次为了调试一道融合菜的口味,我和厨师连续三天泡在厨房,尝遍上百种调料组合,舌头都失去了味觉。

    就在一切步入正轨时,疫情突然来袭。政府要求暂停堂食,分店营业额暴跌

    90%。看着空荡荡的店铺,我站在落地窗前,感觉像回到了创业初期的绝望。员工们纷纷发来消息,有人主动提出降薪,有人愿意帮忙送外卖。我咬咬牙,将所有分店改为外卖模式,还推出

    无接触安心餐。那段时间,我和林悦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亲自打包餐品,开车配送。有次在雨夜送餐,电动车半路没电,我推着车走了三公里,雨水混着汗水模糊了视线,但顾客那句

    辛苦了

    让我又充满力量。

    疫情缓和后,我们迎来了报复性消费。但我没有急于扩张,而是成立了品牌研究院,专注于菜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在一次新品发布会上,当看到顾客排队两小时只为品尝我们的新菜时,我终于松了口气。老吴拍着我的肩膀:当年那个固执的小子,真的长大了。

    回首这一路,从夜市摊到连锁品牌,从被城管追赶的小贩到餐饮界新锐,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办公室墙上挂着创业初期的三轮车照片,锈迹斑斑的铁皮上,鸡蛋灌饼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黑暗来临,我选择破茧简介 >黑暗来临,我选择破茧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