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为复仇,只为让阳光照进那些被撕碎的文件。
结案那天,林浩站在滨海新区的老照片墙前,看着二十年前的拆迁现场。画面角落,年轻的周明山正和王建国握手,背景里,年幼的陈雨欣抱着书包站在废墟前。风掀起相册的边角,露出最新的新闻
——
惠明基金会被依法取缔,所有涉案资金将用于补偿当年的拆迁户。
手机响起,是陈雨桐发来的消息:林队长,姐姐的墓碑刻好了,上面写着
真相守护者
。
照片里,白色雏菊在墓碑前轻轻摇曳,像极了她生前最爱穿的白衬衫裙摆。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周明山正在看守所的窗口,看着天边的晚霞
——
那片曾经见证过权力崛起的天空,此刻正以最纯粹的红色,为所有的罪恶画上句点。
林浩的抉择
滨海市的秋雨带着刺骨的凉意,林浩站在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玻璃上倒映着他三天未刮的胡茬。女儿林小婉的心电图在屏幕上规律跳动,护士说这是车祸后第一次出现稳定波形。他的手机在裤兜震动,是新警小孙发来的现场照片
——
城郊废弃化工厂的强酸池里,捞出半具被腐蚀的男尸,左手无名指戴着枚刻有
明盛
字样的戒指。
双重的现场
案发现场的警戒线被秋风吹得哗哗作响,林浩踩着满地碎玻璃走进厂房。墙面上喷着暗红漆字
欠债还钱,但飞溅方向显示是死后伪造。法医老陈蹲在腐蚀痕迹边缘:强酸倾倒时间在死亡后三小时,真正死因是脑后的钝器伤,凶器应该是......
他突然指着尸体手腕内侧的淤青,这是抓握性挫伤,死者生前应该和凶手有过肢体冲突。
证物袋里的戒指让林浩瞳孔收缩,明盛
正是天盛集团前身的名字。更诡异的是,死者口袋里有张揉烂的门诊收费单,日期是三天前,患者姓名栏写着
林小婉,就诊科室
——
神经外科。
林队,死者身份查清了。
小孙抱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张建军,45
岁,前科累累,三年前因故意伤害罪入狱,减刑原因是......
屏幕上跳出减刑批准文件,批准人栏盖着滨海市司法局副局长李建国的印章,等等,李建国和天盛集团的王建国......
林浩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记得去年扫黄行动中,曾在
KTV
包厢见过李建国和王建国勾肩搭背,而林小婉的车祸发生在两天前的雨夜,监控显示肇事者开着辆无牌面包车,在撞人后精准避开所有电子眼。
镜像的威胁
刑警队办公室的白板上,案件时间线被红笔标得密密麻麻。林浩盯着
张建军
-
林小婉
的关联线,突然想起女儿出事前说过的怪事:爸爸,最近总有人在学校门口问我是不是林队长的女儿,还给我送小熊玩偶。
那只染着机油的玩偶此刻躺在物证室,缝线里藏着张纸条,打印体写着
停手,否则下一次是刹车失灵。
凌晨两点,林浩的手机在桌上震动,来电显示
私人号码。听筒里传来电流杂音,紧接着是女儿虚弱的声音:爸爸......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翻倒在地,却听见对方轻笑:林队长,您在查的不是普通命案,是二十年前的旧账。明天去趟档案馆,查
1995
年滨海港扩建项目。
档案库的铁皮柜在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