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记册。1998年7月15日凌晨三点十七分,接生医师签名栏里是母亲工整的楷体:林玉茹。

    泛黄的B超照片簌簌落下。胎儿蜷缩的影像上布满黑色噪点,像是有人把显影粉撒在了胶片上。林穗凑近观察时,一滴液体突然坠落在胎儿面部。

    不是屋顶漏雨。

    她缓缓抬头,通风管道滤网正在缓慢渗出暗红色液体。随着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裹着防水布的物体重重砸在显影台上。手术剪挑开塑料布的刹那,林穗的呼吸停滞了——躺在血水里的女人穿着加绒卫衣,右手无名指正以诡异的角度蜷曲。

    但真正令她战栗的是尸体面部。那些本该被水流冲刷掉的妆容,此刻正以某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凝固在皮肤上:粉底均匀覆盖青紫色尸斑,睫毛膏在浮肿的眼睑上根根分明。

    手机在此时震动。警队发来最新尸检报告:周晓芸胃部发现未消化的艾草糕,成分类似骨灰盒夹层里已经碳化的残渣。林穗突然想起,母亲总说艾草能镇魂。

    暗室灯泡忽然炸裂。黑暗中有湿漉漉的脚步声从三个方向逼近,空气里弥漫着福尔马林混合新鲜血液的腥甜。她摸到墙上的老式电闸,拉下的瞬间,三十年前暗藏的安全灯亮起幽绿光芒。

    整面西墙赫然显现出荧光图谱。那些用特殊药剂绘制的线条连接着三个不同年代的失踪者照片,在尸体发现位置形成完美的等边三角形。每个顶点都标注着经纬度坐标,而中心点正是这间暗室。

    通风管道突然传来婴儿啼哭。林穗握紧解剖刀退到角落,却发现声音来自显影台下的海鸥相机——取景框里本该是尸体的位置,此刻正躺着个浑身青紫的新生儿。

    取景器右下角显示着拍摄日期:2023年8月13日。这是四天后的时间。

    **第三章

    藻类密码**

    市局痕检实验室的LED无影灯下,林穗将载玻片推入显微电镜。屏幕上的藻类细胞像布满裂痕的翡翠,这是从周晓芸支气管灌洗液中提取的淡水硅藻。

    三磷酸腺苷含量是正常值的17倍。实习生小陈指着光谱分析仪,这些藻类在死亡瞬间还在疯狂分裂。

    林穗调出云川镇水文图。十年前首起失踪案发现的蓝藻门颤藻属、当前案件出现的圆筛藻属,在三维建模图上形成两条交错螺旋线,交汇点锁定在镇医院旧楼排污口。

    解剖刀尖挑起尸体右手指缝间的黑色颗粒,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突然发出蜂鸣。检测屏跳出双环萜类化合物峰值——这是云川镇特有蕨类植物孢子化石的特征性成分,而该物种早在2003年河道整治时就已灭绝。

    死者指甲里的沉积物形成时间超过二十年。地质实验室的电话带着电流杂音,更诡异的是,其中含有1987年长江洪水的悬浮物标记物。

    林穗的钢笔在物证清单上戳出凹痕。这些时空错乱的证物,像极了母亲临终前在病房地上画的莫比乌斯环。

    痕检科突然传来消息:暗室海鸥相机里发现的存储卡,表层硅晶体呈现人工培育的锗元素掺杂结构。这种半导体改造技术,能让储存器在强磁场环境保持数据完整。

    磁共振成像显示存储卡内部有螺旋状刻痕。技术科长摘下防静电手套,这是九十年代公安系统使用的机械加密方式,需要配合特定转速的读卡器。

    物证科仓库深处,老式读卡器在2200转分钟时发出清脆咬合声。屏幕闪烁三次后,跳出一段手术监控视频:1998年7月15日3:29,产房无影灯下,母亲林玉茹的持针钳正在缝合产妇会阴切口,而新生儿监护仪显示的血氧饱和度是诡异的82%。

    林穗按下暂停键。新生儿右手无名指在画面边缘微微抽搐,第二指节内旋的角度与周晓芸尸僵形成的弧度完全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闭环产房:1998简介 >闭环产房:1998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