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合。
实验室门被猛然推开,暴雨声裹着刑警队长老陆的吼声:梧桐巷下水道发现第三具尸体!死者穿着2003年产的飞跃牌运动鞋,尸表却检出2015年停用的防腐剂成分!
*第四章
逆时尸斑**
殡仪馆冷库的雾气中,第三具尸体静静躺在不锈钢台面上。林穗用紫外灯扫过尸表,蓝紫色荧光立刻在耳后蔓延成蛛网状——这是二甲基汞中毒特有的生物荧光反应。
死亡时间至少十五年。她将肝温探针读数转向老陆,但尸体腐败程度仅相当于暴露在25℃环境七天的状态。
气相色谱仪突然吐出分析报告。死者衣物纤维中检测到聚乙二醇残留,这种高分子聚合物是2018年才普及的尸体保存材料。而死者胃部残留的菜叶,经形态学比对确认是云川镇2005年被洪水冲毁的老菜场独有的变异芥菜。
刑警队调取的失踪人口档案在投影仪上跳动。当2003年失踪的纺织女工王春梅照片出现时,林穗的镊子悬在了半空——照片中女子耳垂的月牙形胎记,正与解剖台上尸体被化学灼伤的皮肤轮廓重合。
三起案件的时空混乱存在数学规律。小陈将尸检数据导入GIS系统,1998年案发地对应2013年水质污染峰值坐标,2003年案件关联2008年地震断裂带,今年的尸体则指向......
电子地图上的红点突然组成六边形结构,林穗的瞳孔剧烈收缩。这个图形她在母亲的工作笔记里见过,旁边标注着产房床位分布图。
DNA实验室的警报器骤然响起。第三具尸体的线粒体DNA测序结果,与林穗生物样本存在47%同源性——这是姨甥关系的遗传学特征。而林穗档案里清楚地写着:母亲林玉茹是独生女。
*第五章
淤泥里的时针**
警戒线在梧桐巷口拉出锐利的黄。林穗蹲在窨井盖旁,塑胶手套陷入黑绿相间的淤泥里。排水科的人正用真空泵抽取下水道沉积物,腐臭味混着漂白水在暴雨里发酵。
第七袋。刑警小张把物证袋递过来,透明薄膜上凝结着水珠。林穗用镊子夹起半片指甲盖大小的布料,暗红色格纹在强光手电下泛着丝光——这是九十年代云川纺织厂独有的涤棉混纺工艺。
老陆蹲下来时雨衣簌簌作响:监控组确认近二十年没人动过这截管道。但你说死者穿着十五年前的鞋,尸体却像上周才遇害
林穗把布料放进培养皿:就像有人把不同年代的证物塞进时间搅拌机。她突然停顿,镊子尖悬在淤泥表面。一截银链正在污水里泛着冷光,吊坠是半个破碎的玉葫芦。
法医室抽屉最深处也有半枚同样的玉坠,用红绳系着母亲的工作证。那是林穗七岁那年,母亲从接生现场带回来的不祥之物。
痕检科!这里需要立体痕迹建模!老陆的吼声惊飞了电线上的麻雀。三维扫描仪蓝光扫过砖缝,青苔分布图上出现两处不自然的断层——某种柱状物体曾在这里反复摩擦,间距正好与担架支架吻合。
殡仪馆运尸车到来时,林穗正趴在潮湿的地面上。放大镜里,几根卡在砖缝的白色纤维微微反光,这是医院常用的无菌包布材质。她顺着纤维方向抬头,巷尾那堵剥落的围墙后,镇医院废弃的后勤楼轮廓在雨中若隐若现。
解剖室里,第三具尸体在无影灯下泛着青灰。林穗用棉签擦拭尸体耳后的荧光痕迹,试剂突然变成血红色。汞中毒来源不是食物或空气。她将试管递给助手,接触点在这里。
紫外线灯扫过尸体颈部,暗紫色的扼痕中浮现出细小的圆形光斑。林穗的呼吸一滞——这是老式听诊器耳环才会留下的独特压痕。
物证室铁门开启的声响在午夜格外刺耳。2003年失踪案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