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到,双鸾合璧之处,便是藏着证据的暗格。

    玉佩与镇纸相碰的瞬间,咔嗒一声轻响,暗格打开,里面掉出一张泛黄的密信,朱砂字迹触目惊心:周沈两家私通瓦剌,证据藏于……

    清瑶觉得浑身发冷,终于明白为何父亲极力反对她与顾云舟交往,为何周承焕总是阴魂不散。

    顾云舟攥紧密信,指节发白:明日就将这信呈给陛下,我就不信,朗朗乾坤,容不得忠臣良将!

    次日清晨,金銮殿外。

    清瑶与顾云舟跪在丹陛上,晨光穿过他新补的青衫,在密信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皇帝接过信笺,越看脸色越沉,最后啪地拍在龙案上:来人,即刻捉拿沈砚山、周承焕归案!

    清瑶望着父亲被锦衣卫拖走的身影,看见他鬓角的白发,心中忽然一阵钝痛——毕竟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毕竟他曾在她儿时教过她背《三字经》。

    顾云舟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像在说我在。

    退朝后,清瑶站在宫门前,望着漫天飘落的银杏叶。

    顾云舟将披风披在她肩上,忽然指着远处的塔楼:琼琚,你看,那是文渊阁,里面藏着万卷书,以后我陪你一本本读遍。

    她笑了,摸出青鸾玉佩,阳光穿过暗格,在地上投出双鸾交颈的图案。

    三年前,她从未想过自己会站在这里,更未想过会与眼前的男子一起改变世道。

    如今,她终于明白,母亲的劫火不是终点,而是她重生的起点。

    是夜,宫学司举办篝火晚会。

    清瑶坐在顾云舟身边,看着苏婉儿们围着篝火跳舞,巧儿弹着琵琶唱起《巾帼曲》。

    火星溅上夜空,像散落的星星,照亮了每个女子眼中的光。

    琼琚,顾云舟忽然开口,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这是我在江南找到的,你母亲当年未写完的《女子书院规划书》。

    清瑶翻开泛黄的纸页,看见母亲的字迹里透着锋芒:‘书院当设六斋,曰明德、曰亲民、曰止善、曰博学、曰审问、曰慎思’……

    她眼眶发热,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玉佩的手,原来母亲从未放弃过理想,只是将希望埋在了女儿身上。

    顾云舟揽住她的肩,看着篝火中跃动的火苗:等我们的女子书院建成,就用伯母的名字命名,好不好

    清瑶点头,将规划书紧紧攥在手心,仿佛能感受到母亲跨越生死的温度。

    秋风卷起落叶,却卷不走篝火的温暖。

    清瑶靠在顾云舟胸前,听见他心跳如鼓,与她的心跳渐渐合为同一节奏。

    她知道,无论未来还有多少霜雪,他们都会像这篝火一样,用彼此的光和热,温暖彼此,照亮世界。

    远处传来更声,清瑶摸出绣绷,在青鸾旁边绣上篝火的图案,火星子溅成一个个小光点,像他们一路走来的印记。

    顾云舟指着天上的银河:你看,那是青鸾星,旁边的是云舟星,它们永远不会分开。

    她抬头望去,星星们在夜空中闪烁,真的像一只青鸾和一艘云舟,在浩瀚宇宙中并肩而行。

    清瑶笑了,将绣绷轻轻放在膝头,任由夜风翻开纸页,露出里面夹着的银杏叶——那是他们在宫学司的第一片落叶,上面写着劫火成诗。

    是的,劫火成诗,苦难成歌。

    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诗,终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流传,成为照亮后来者的星光。

    第十一章

    烬生

    冬雪初霁,宫学司的琉璃瓦上凝着冰晶,清瑶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怀中紧抱母亲的《女子书院规划书》。

    顾云舟撑着油纸伞跟在身后,伞骨上的积雪不时坠落,在他肩头绽开细碎的白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青鸾破霄简介 >青鸾破霄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