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张公公说,陛下要亲自为书院题匾。
清瑶呵出一口白气,呵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母亲若知道,该有多高兴。
顾云舟看着她睫毛上的霜花,伸手替她拂去,指尖触到她温热的肌肤,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她在沈府墙外听他弹琴的模样。
书院工地一片繁忙,工匠们正在堆砌最后一道围墙。
清瑶踩着木板登上高台,看见地基里埋着的青鸾玉佩——那是她与顾云舟共同埋下的信物,象征着女子书院的新生。
忽然,她脚下一滑,惊呼着向后仰去。
琼琚!
顾云舟扔掉油纸伞,纵身跃上高台,在她坠落的瞬间抱住她的腰。
两人一起跌在柔软的稻草堆上,清瑶听见他剧烈的心跳,抬头看见他眼中的担忧,忽然笑了:云舟,你现在像个雪人。
他望着她泛红的脸颊,雪粒落在她发间如撒碎玉,忽然低头,在她额角轻轻一吻。
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亲近,清瑶感到脸颊发烫,却没有躲开,反而伸手替他拂去肩上的雪:等书院建成,我们就在这里种满梅花,可好
他点头,指尖抚过她鬓角的碎发:好,要红梅,像劫火一样红的梅。
正午时分,皇帝的仪仗队抵达。
清瑶与顾云舟跪在雪地里,看着御笔亲题的青鸾书院匾额被缓缓挂上楣梁。
朱漆匾额在阳光下闪烁,青鸾二字如鸾凤展翅,正是母亲日记中设想的字体。
沈琼琚,顾云舟,皇帝的声音带着赞许,朕命你二人主持书院事务,望你们不负所托。
清瑶与顾云舟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燃烧的斗志。
她想起金銮殿上的自己,想起顺天府的牢狱,想起母亲藏在玉佩里的密信,忽然觉得这一切苦难,都有了最动人的答案。
入夜,书院燃起第一盏灯。
清瑶坐在临时搭建的书房里,借着烛光整理藏书。
顾云舟抱着一摞古籍推门进来,身上带着雪后的清寒:看我找到了什么——前朝女状元的策论集。
清瑶翻开泛黄的书页,看见女子亦可为相的批注,忽然眼眶发热。
琼琚,明日首批学子就要入学了。
顾云舟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你说她们会怕吗
她望着窗外的雪月,想起苏婉儿腕间的学字,想起巧儿第一次握笔时颤抖的手,轻声说:她们不会怕,因为我们已经为她们试过了所有的路,踩碎了所有的荆棘。
次日清晨,书院门前挤满了人。
有士族女眷坐着暖轿而来,有寒门女子背着铺盖步行而至,甚至有边疆来的胡商之女,面纱下的眼睛亮如星辰。
清瑶站在台阶上,看着她们眼中的期待,忽然想起母亲的话:女子的梦,不该被围墙困住。
同学们,她的声音穿过晨雾,这里是青鸾书院,是你们可以自由读书、论政、做梦的地方。愿你们像青鸾一样,振翅高飞,无惧风雨。
掌声如潮,惊起檐角的积雪。
顾云舟站在她身后,看着阳光下的女子们,忽然想起父亲的《巾帼曲》,想起清瑶在金銮殿上的身影,终于明白——他们推开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个时代。
第一堂课上,清瑶在黑板上写下自由二字。
窗外的红梅开了,一枝越过围墙,将红色的影子投在书页上。
她看见巧儿咬着笔杆认真思索,看见胡商之女用毛笔写下第一个汉字,忽然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春天,劫火过后,终于破土而出的春天。
是夜,清瑶与顾云舟并肩坐在书院屋顶。
漫天繁星闪烁,他指着天际的流星:那是青鸾星在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