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顾云舟站在老槐树下,晨光透过枝叶洒在他青衫上,像碎金铺地。
他手里握着一卷《楚辞》,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在纫秋兰以为佩一句顿了顿,目光转向清瑶。
君谦兄今日来迟了。
他笑着将书册收入袖中,清瑶注意到他袖口补丁细密,针脚却歪歪扭扭,像是男子粗糙的手艺。
家中有事。
清瑶压低嗓音,跟着他往书院走。
路过泮池时,她瞥见水中倒影,自己束着的发带与顾云舟的别无二致,心下忽然一跳,加快脚步避开他的目光。
课堂上,夫子正在讲《礼记·内则》: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清瑶握着毛笔,墨汁滴在课案上,晕开一团阴影。
顾云舟将镇纸推过来,青铜镇纸上刻着铁砚磨穿四字,边缘被磨得温润:沈兄今日的字,倒像春蚓秋蛇。
清瑶瞪他一眼,却在低头时看见他课案右下角刻着个瑶字,笔画极浅,像是用指甲掐出来的。
她指尖一颤,毛笔在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一句上划出长长的墨痕。
午后习字,顾云舟忽然咳嗽起来。
清瑶从袖中取出蜜渍金桔,悄悄推到他案边。
他挑眉接过,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针留下的痕迹,他曾在诗会上见过这样的手,在琴弦上拨出流水般的曲子。
谢君谦兄。
他将金桔放入口中,甜味混着铁锈味在舌尖蔓延。
清瑶注意到他领口露出的锁骨,上面有一道淡疤,像冬日树枝上的残雪。
她慌忙移开目光,却看见自己的墨锭碎了一角,粉末落在他青衫上,像撒了一把星星。
暮鼓响起时,天下起了小雨。
清瑶抱着书册往家走,忽闻身后有人喊:君谦兄,共伞如何
顾云舟举着油纸伞追上来,伞面上绘着褪色的山水,伞骨上隐约刻着个同字。
两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伞骨不时相碰。
清瑶闻到他身上的皂角香混着雨水味,听见他轻轻说:明日便是上巳节,书院要组织踏青,君谦兄可去
她正要答话,忽见街角转出几个沈家护院。
清瑶心头剧跳,下意识往顾云舟身后躲去,却不慎踩住他的衣角。
顾云舟伸手扶住她的肩,触感柔软如春日新棉,他骤然缩回手,伞骨在雨中发出细微的声响。
沈兄
护院们狐疑地打量着两人。
清瑶低头咳嗽两声,用变调的嗓音说:今日在书院温书,晚了些。
护院们见状,躬身退下。
雨越下越大,伞面渐渐倾斜,大半遮在清瑶头顶。
顾云舟半边身子浸在雨中,清瑶听见他轻轻说:沈兄可知,这世上有些墙,终是要有人去推的。
她抬头看他,发现他睫毛上沾着雨珠,像春寒里未落的霜。
回到闺房,清瑶褪去男装,换上襦裙。
碧桃端来热水,瞥见她发间的草屑,掩口笑道:小姐今日去书院,又偷学了什么
清瑶将书册藏入妆奁,指尖触到顾云舟的《劝学篇》。
纸上墨迹未干,她忽然想起他在雨中说的话,想起他课案上的瑶字,心跳如鼓。
窗外的雨敲打着芭蕉,她摸出青鸾玉佩,在烛光下转动,看见玉佩内侧刻着半阙《凤求凰》,那是母亲留给她的秘密。
三更梆子响过,清瑶坐在琴前,轻轻拨弄断弦。
她想起顾云舟的镇纸,想起他袖口的补丁,想起他在雨中倾斜的伞。
琴弦在指尖震颤,发出不成调的声响,却在某个瞬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