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书的梦想。
入冬前,西域传来急报:陈墨玉的女子武塾遭马贼袭击,却因早有防备,反将贼人击退。
清瑶看着信中夹着的马贼弯刀,刀身上刻着女子勿近的胡文,却被陈墨玉用汉文刻上偏要近之,忽然笑中带泪——这就是她们教出来的女子,柔能绣花,刚能握刀。
除夕之夜,归墟书院张灯结彩。
清瑶与顾云舟坐在藏书阁顶层,看弟子们在院内舞龙灯。
龙身用各国文字写成的书字拼成,烛光透过纸页,将书字投影在雪地上,像无数跳动的火苗。
云舟,清瑶指着龙灯,你看,这是天下女子的脊梁。
他揽住她的肩,望着漫天烟花:还有她们的翅膀。
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藏书阁的飞檐。
清瑶摸出绣绷,在龙灯旁绣上白鹤,鹤喙衔着一卷书,书页上的青鸾二字闪着金光。
她知道,这一针一线里,缝着母亲的心愿、她们的坚守、还有无数女子的未来。
是夜,清瑶做了一个梦。
梦中,母亲穿着月白襦裙,站在藏书阁前,白鹤停在她肩头,阁中飞出无数青鸾,每只青鸾的翅膀上都写着一个女子的名字。
母亲转身对她笑,身后是漫山的兰草与月见草,风中传来朗朗书声,那是来自千年后的回响。
梦醒时,窗外已是黎明。
清瑶推开窗,看见藏书阁的琉璃瓦上凝着霜花,像撒了一把碎钻。
顾云舟递来热粥,碗沿刻着天章二字,是新皇赐的御制瓷器。
她喝着热粥,望着渐渐苏醒的书院,忽然觉得这就是最圆满的人间——劫火过后,书声琅琅,鹤鸣九天,青鸾永翔。
第二十章
永恒
归墟山的雪线逐年上移,清瑶鬓角的白发也渐渐多了。
她坐在藏书阁的圈椅上,看着顾云舟教小弟子辨认西域文字,阳光穿过他指间的放大镜,在羊皮纸上投下细小的光斑,像一群跳动的萤火虫。
先生,安西的葡萄熟了!
巧儿的孙女捧着陶罐跑来,紫黑的葡萄上沾着露水,陈墨玉将军说,这是用书院教的嫁接法种出来的。
清瑶尝了一颗,酸甜的汁液里混着阳光的味道,忽然想起陈墨玉临走时说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如今这酒,该是女子们自己酿的了。
顾云舟翻出一本泛黄的账簿,上面记着历年收到的各地物产:东瀛的漆器、塞北的羊毛、波斯的玻璃珠,每一样都标着以书换物的字样。
看,他指着最新的记录,岭南女子用荔枝蜜换了《女戒新解》的活字版。
清瑶望着那些歪歪扭扭的批注,忽然觉得这账簿不是账本,而是女子们用智慧编织的经纬线。
霜降那日,归墟书院迎来了建院三十周年庆典。
各地的弟子们齐聚一堂,陈墨玉穿着戎装,阿樱的孙女穿着和服,柳如眉的女儿抱着新培育的抗寒稻种,巧儿的孙子举着活字印刷的《青鸾历》。
清瑶站在台上,看着台下形形色色的女子,忽然想起第一堂课上那十七个红指印,如今已变成漫天繁星。
先生,该揭牌了。
顾云舟递来红绸。
清瑶深吸一口气,揭开匾额上的红布,天下女子书院总会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烁,字体是集历代女书家之长而创。
当掌声响起时,远处的归墟山传来鹤鸣,与三十年前藏书阁落成时的鸣声一模一样。
是夜,清瑶与顾云舟坐在老槐树下,看弟子们在星空下表演杂剧。
戏台上的青鸾仙子挥动翅膀,撒下写满诗句的彩纸,台下的女子们笑着争抢,像一群采蜜的蜂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