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事,会被写进藏书阁吗
他握住她的手,绣针在雪光中闪着银光:会的。但我们的书里,没有主角,只有无数女子的名字,像星星一样,照亮每一页纸。
清瑶望着漫天飞雪,忽然想起张公公送来的《青鸾传》书稿,想起陈墨玉在安西的武塾,想起阿樱在东瀛的书院,终于明白——
她们的故事早已不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所有敢于做梦、敢于追梦的女子,是她们共同谱写的,关于勇气、自由与爱的,永不落幕的传奇。
雪越下越大,却掩不住藏书阁里的灯火通明。
清瑶靠在顾云舟肩上,听见弟子们在楼下背诵《青鸾赋》,声音朗朗如鹤鸣九天。
她知道,无论未来还有多少风雪,这盏灯都会一直亮着,照亮归墟,照亮天下,照亮所有女子的星辰大海。
第十九章
天章
江南的暮春,归墟书院的藏书阁已初具规模。
清瑶站在阁前,看工匠们将最后一方琉璃瓦盖上檐角,阳光折射出七彩光晕,在天章阁的匾额上流淌,那是太后亲自题写的阁名,取天之章文,以喻女子智慧之意。
顾云舟抱着一函西域佛经走过,青衫上沾着书墨香:安西送来的佛经抄本,竟用三种文字标注。
清瑶接过经卷,看见回鹘文旁用小字注着女子亦能译经,笔迹刚劲如竹,定是陈墨玉所为。
她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在宫学司被嘲笑的寒门女子,如今竟成了沟通丝路文明的使者。
藏书阁的首藏仪式在立夏那日举行。
清瑶将母亲的《女子书院规划书》郑重放入檀木匣,匣底衬着东瀛的樱花布、塞北的驼绒毯、安西的胡麻叶,象征着女子智慧的百川归海。
当匣子落入基座时,天空忽然掠过一群白鹤,长鸣声响彻云霄。
是白鹤!巧儿指着天际,定是来贺藏书阁落成的!
柳如眉笑着摇头:这是先生的青鸾引来的瑞兆。
清瑶望着鹤群消失的方向,想起母亲日记中的鹤归预言,忽然明白,所谓瑞兆,不过是无数人的心血凝结而成的奇迹。
是夜,清瑶在阁中整理书卷,发现一本泛黄的《吴越女子诗选》,扉页上题着赠沈氏女,竟是前朝女诗人的手迹。
顾云舟替她掌灯,看见诗集中夹着的兰草标本,轻声说:这是伯母当年想编的书。
清瑶点头,指尖抚过褪色的诗行,仿佛触到了母亲跨越时空的指纹。
盛夏的暴雨中,藏书阁的窗纸被风吹破。
清瑶冒雨抢救古籍,顾云舟撑开油纸伞护在她头顶,自己半边身子浸在雨中。
两人在书堆间穿梭,忽然听见咔嗒一声,某座书架自动打开,露出密室入口——竟是母亲当年在归墟山密室的镜像结构。
密室中央的石台上,放着母亲的临终日记。
清瑶颤抖着翻开,看见最后一页写着:若藏书阁建成,望将我的骨灰撒在归墟山,让我的魂灵守护天下女子的书声。
顾云舟握住她的手,两人在雷声中默默立下誓言:定不负这跨越生死的嘱托。
秋分那日,归墟山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
清瑶与顾云舟捧着母亲的骨灰罐,弟子们手持兰草列队跟随。
当骨灰撒向山谷时,漫山的月见草忽然同时绽放,粉白的花海中,一只白鹤从云层中俯冲而下,在众人头顶盘旋三匝后,向藏书阁方向飞去。
先生,白鹤停在藏书阁上了!
阿樱的东瀛弟子指着远方。
清瑶望着阁顶的白鹤,忽然想起太后说的鹤鸣于九皋,此刻竟有了最动人的注解——母亲的魂灵,终于回到了她一生牵挂的地方,继续守护着女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