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拼图,始终拼不出心中的画面。
铅笔在速写本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她试着用传统手绘寻找灵感。笔尖落下的瞬间,大学课堂的场景突然浮现:导师曾说
光影是设计的灵魂,而灵魂需要呼吸的空间。她猛地合上本子,重新审视电脑上的设计稿
——
过于堆砌的元素让画面失去了呼吸感,就像把整个城市塞进了相框,却忘了留出仰望天空的角度。
起身接热水时,咖啡机的嗡鸣在寂静的办公区格外清晰。路过同事
A
的工位,她看见对方的显示器上贴着
效率至上
的便利贴,旁边堆着半凉的奶茶杯。回到座位,她试着简化画面:删除多余的建筑剪影,只保留地铁轨道的几何线条作为光影的载体,让模特的裙摆随光线流动自然褶皱。
凌晨三点,窗外的雨声渐歇,月光从云层间隙漏下,在绘图板上投下淡淡的银边。林小夏忽然注意到自己落在桌面上的影子
——
手肘撑起的阴影与电脑屏幕的光区形成奇妙的对比,像极了她曾在美术馆见过的装置艺术。她立刻打开
3D
建模软件,尝试用光影追踪技术模拟月光的折射路径,让模特的侧脸在明暗交界处形成柔和的过渡。
这样会不会太艺术化
她盯着新生成的效果图,指尖悬在保存键上犹豫。客户要求的商业海报需要兼顾美感与营销点,而她此刻的设计更偏向艺术表达。但想起王经理那句
客户需要的是能打动他们的作品,她咬了咬牙,在模特手中加了一个微亮的品牌
LOGO——
不是突兀的植入,而是让
LOGO
成为光影的一部分,仿佛从她掌心自然流淌出的光芒。
凌晨四点,当她终于完成第八版修改时,窗外的天际线已泛起鱼肚白。揉着酸痛的手腕,她看着屏幕上的作品:模特站在由地铁轨道和霓虹光影构成的通道中,裙摆上的
LOGO
随光线变化若隐若现,背景里的月光与街灯交织,形成
跨越昼夜
的视觉隐喻。这不再是纯粹的商业设计,而是她心中那个
用光影讲述城市故事
的雏形。
保存文件时,她特意在文件名后加上
V8_0405,这是她入职以来修改次数最多的一版。合上电脑前,她拍下屏幕照片发给苏晴,附上一句:原来凌晨四点的阳光,是从键盘缝里漏出来的。
清晨七点,写字楼的玻璃幕墙还笼罩在淡金色的晨雾中,林小夏趴在办公桌上猛然惊醒。键盘上残留着昨夜打翻的咖啡渍,显示器上的设计软件还停留在未保存的图层界面,右下角的时间显示着凌晨四点十七分。她揉了揉刺痛的太阳穴,镜面上倒映出眼底的青黑
——
这是她入职以来第七次通宵改稿。
打印机吐出最新一版设计稿时,纸张边缘还带着温热的油墨气息。林小夏捏着稿纸的手指微微发颤,指腹上还留着昨夜反复修改时被笔尖扎出的小凹痕。推开王经理办公室门的瞬间,她闻到了熟悉的雪茄味,烟雾缭绕中,经理的金丝眼镜反着冷光。
王经理,这是结合客户反馈修改的第三版。
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稿纸却在掌心沁出的汗水中泛起褶皱,这次尝试用渐变光影突出产品的立体感,配色参考了品牌最新一季的秀场元素。
王经理接过稿件的动作带着惯有的不耐烦,指节敲在桌面的声音像倒计时的鼓点。当目光扫过画面右下角的签名时,他突然冷笑一声:林小夏,你是在考验我的耐心吗